先生在平叛宁王之乱和处理后面谣言的过程中可谓经历了百死千难。那在这中间,他又悟出了什么道理呢?这些于我们而言,有什么启发呢?
先生56岁时,在江西。而在此时,皇帝才结束了亲征,准备回宫。先生也放下了心,在这中间,他悟出了"致良知"3字。阳明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有了良知,精神就不会再沉沦,有了自己的坚守,可以应付所发生的任何事。
首先,我们来分析,先生是如何悟出致良知的呢?在我看来,是因为他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同时在经历的过程中也就更加坚定了他的道路和方向。我们可以把"致良知"和"心即理"做对比。
"致良知"也就是行良知,而"心即理"就是按照心中的向往去做,两者都包含知和行的维度,但是"致"则更加强调行。
"良知"二字是阳明在与朱熹对话,朱熹所说的是"格物致知",但是很多人把"知"外化,变成了与内在生命毫不相关的东西,阳明认为这是不正确的。于是在"知"前面加上了"良","良知"就是回到本性中的善,要不断的擦亮蒙上灰尘的心。所以致良知就是要开始反省,擦亮,然后开始做。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我们也可以说"致良知"比"心即理"更加根本,因为在向心而行之前,首先应该擦亮的是自己的心,否则就偏出,变成了遵照着德性以下层面去做。在擦亮之后,"心即理"。
那么回到上面的问题,致良知和心即理两者哪种程度更深呢?前者的程度更深。因为在阳明悟出"心即理"之前,更多的是书上的圣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他只是懂了其中的道理,但是并没有真正的体验到,他的心并没有真正的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所以更多的只是"知"。而在后来,他悟出了要"知行合一",又经历了百死千难,就把知和行联系起来,更加深刻的体会了心的力量,也更加坚信自己的这条道路,这就是他悟道的过程。
其实学到这里,我对前面学过的一些事情也更加明了。之前我的疑惑一直是:阳明对待价值和遵循内心上疏直言的标准和判断到底在哪里呢?甚至有些自相矛盾。学到这里我明白了。在前面牵扯到刘瑾的事情中时,他还仅仅只是"知",圣人让我如此做,可是他自己并没有悟出为何要这样做,只是理解了,觉得这样有道理。但是,这是哪里来的力量?他还不清楚这样做和他圣贤梦的关系,因为他还不知道怎么实现他的圣贤梦。所以才会陷入自己是否有价值的想法中。而在后面,他在经历过,知道了向心而行之后,找到了自己这么做和圣贤之梦有关的意义,所以也不再犹豫。
那么在文中,"良知无不具足"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这句话和"万物皆备于我"很像,并不是一个人有了良知就什么都会。而是有了良知就有了向上超拔的方向,可以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良知会带着我们去做。至于是否能成功,这是一个命的问题。
而后来的一日,先生叹息,认为致良之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向外求知而偏出了义理。丢失了自己最根本的价值,最根本的价值应该是自己的方向和能做的事情,而不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先生认为这是传承了孔孟之道,回到了最源头的地方。
而后来先生又担心一个问题,他害怕人们只是"知"了,而没有经历过,因为这样的道理太容易,真正无法去"行",由此这些道理就变成了一种光景更像是用来把玩。
而在先生那里,本体即功夫,在任何事情上都问一问心,然后做出来,而不是在外或者两者二分的。
而我认为先生担心的问题也非常真实,知道道理或许简单,但是做出来还是需要不断的经历和坚信。
而于我自己而言,我认为我现在类似于阳明悟出"心即理"之前的状态,懂得了这样的道理,也觉得这是正确的。但在没有经历之前,他还仅仅只能成为一种我认为对的事情,后面才能真正的变成我生命的准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