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给在养育孩子方面有烦恼和担忧的家长,特别是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愿沟通、不爱上学的家长,帮你了解你的孩子。
首先,请问一下自己: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你了解孩子的情感、情绪、行为的缘由以及TA的需要吗?你了解孩子的烦恼吗?你想知道该如何关心孩子、如何搞好亲子关系、如何激发孩子的生命动力吗?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是“是”,那么欢迎你读完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咨询案例来了解你的孩子。
以下是一个咨询案例。
面对一个拒绝上学被父母转介来的中学孩子,咨询师选择与他先讨论他的爱好——流行歌曲。咨询师赞美他的品味、音乐素养。他开心地分享着。
在初步建立关系、了解基本情况后,咨询师好奇地问:“听起来,你并不是不喜欢上学,也不是不能够上学,那么,你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才会选择不去学校?”
他愤怒地说:“我觉得爸妈只关心我的功课,我变成了他们炫耀的工具而已!”
咨询师接纳他,并对他知觉中的看重点进行反应:“从你的生气中,我看到你很希望爸妈能有不同的看待你、对待你的态度。”
“你知道吗?所有同学的爸妈都是这样的,一直假借关心我们之名,其实就只是为了满足他们个人的面子而已。我们很多同学都很生气这样的情况啊!”他再次愤愤不平地讲着。
“跟很多同学一样,你对父母亲现在这样的态度感到生气。”咨询师一般化地接纳着他现阶段的情绪。
他低头表示同意。
“当你对爸爸妈妈生气时,你会做些什么,让你好过一点?”咨询师优先询问他对困境的应对策略。
“找同学骂啊!”
“找哪些同学?你们感情不错?”咨询师确认他支持系统的资源,是对他的一份关怀与欣赏。
“就是跟我情况一样的人啊,是啊,感情还不错啊!”他同意着。
“除了生气找他们宣泄一下以外,你们在学校的时候,与同学一起还做些什么?”
“后来我就没去学校了,疏远了!”
“想念他们吗?他们想念你吗?”咨询师不放弃地尝试邀请他看到他的资源或可能的动力。
“不知道怎么说……我用不上学抗议我爸妈啊!”
“ 哦,看来你特别在乎你父母的态度。”咨询师以未知的态度跟随他强烈表示出的在乎,而离开同学的主题。
“当然,我气死了!”
于是咨询师发出一份引发愿景想象的邀请:“如果可能,在今天你跟我谈话完之后,有一个奇迹发生了。这个奇迹就发生在你们家,让你的爸爸妈妈改变了,那么你希望看到爸爸妈妈是如何看待你、对待你的?”
“根本不可能,他们根本不可能改。”孩子摇摇头。
“是的,似乎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如果可能……如果有一个奇迹发生,你希望他们可以有什么不同?”咨询师先接纳,并缓缓地、重复着再问。
沉默许久的他,终于说出:“唉……能看到我这个人的价值,而不是功课;能真正关心我这个人,而不是只重视对外的面子。”提出愿景后,他的表情开始变得柔和。
“当他们能看到你这个人的价值、真正关心你这个人的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会做些什么而让你知道他们改变了?”咨询师追问愿景的细节,特别是行动的表现,并停留在愿景中。
“会多问我今天过得好不好,会听我说说我的心情。当我考试考不好时,可以鼓励我说,下次再接再厉。当我考好时,肯定我的努力,而不是肯定分数而已!”他突然用手擦去要落下的泪水。
“你真的好希望他们是这样对待你。”咨询师肯定他的渴求。
在他点头后,咨询师询问着:“如果他们变成这样了,你又会有何不同?”咨询师尝试探讨亲密人际相互循环的影响,以激发可能性的思维。
他又再度陷入沉思,认真地思索着。
终于,他回应着:“你知道吗?这是很奇怪的,他们越真正理解我和关心我,而不是关心我外在的事物,我想,我会越想要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就。唉,真希望他们能懂。”细微的改变已经发生,他终于说出了他的期望,而非停留在愤怒而已。
“看到你其实很在乎你的爸爸妈妈,希望他们能理解和关心你。你真的很聪明,怎么能想到这样的答案呢?”咨询师尝试引发他的自我赋能。
“我也不知道,我……曾经想过啦……一直没讲出来。”他腼腆地回应着。
跟着当事人在意的目标,咨询师寻觅过去的例外经验,以联结可能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或许很不容易,或许并不多,但是从小到大与他们相处的经验中,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他们比较能够懂得理解你与关心你的,像你刚讲的那样?”
“一下子想不起来。”他无奈地说。
咨询师接受当事人的回答,复述当事人目标的词汇,不放弃地再次邀请:“如果换个方式问,以1分到10分,10分表示你的爸爸妈妈懂得理解你、关心你,会问你今天过得好不好,听你说你的心情,当考试不好时,会鼓励你下次再接再厉,考好时,会肯定你的努力等;1分表示相对的位置,那么你觉得你的父母亲目前在几分的位置上?”
他犹豫地说:“3分吧……”
咨询师持续地捍卫可能的既存资源,展开了以下的对话。
“那怎么能有三分呢?”
“我生病了,他们也会关心我。虽然只是一直希望我快点好起来,好去上课,但他们会找好的医生来帮我。”他的表情说明他的知觉正在悄悄地转变。
“还有呢?”
“就是至少我不高兴了,他们会知道,就会停止不说。”
“哇,你觉得爸爸妈妈怎么能够做到这些呢?”
“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啊!”但他的愤怒已经下降许多。
“嗯……那么,到几分的时候,你觉得你可能会愿意再次到学校去?”咨询师尝试联结父母转介目标与当事人看重之处,仍尊重当事人的观点与决定。
“起码得6分啊!”
期待联结既存的小小例外到目标的推进,咨询师问:“3分与6分的差别是什么呢?”
“嗯,就是不要一直讲功课,担心地一直讲未来没有希望了,就是要安静,让我自己来处理功课。”他有力地说,这代表着他看重的内容。
“好像是一种安静的信任:你自己可以处理。他们的担心也会影响你,因为你们彼此很看重。”咨询师再次与重新建构他的表达,激发可能性的思考。
“嗯,当然啊!”他的认同让咨询师可以继续追问下去。
咨询师通过过去例外经验,尝试寻找可能的有效方法。他说:“那么,如果要帮助你的爸爸妈妈更加懂得理解你、关心你,就你过去跟他们相处的经验,如果发生什么或你做些什么,很可能会让3分变成4分?”
“这问题难啊,我想想……”他一脸认真地开始在思考解决方案。认清自己的在乎与期望,看到过去已经存在的美好,解决之道已经开始在建构。
咨询师和拒绝上学的中学生的对话到此,你看到孩子的期望了吗?看到孩子行为和情绪背后的需要了吗?
请你从中着重了解孩子的需要。因为《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说:每条信息,无论其形式或内容如何,都是一种需要的表达。而当我们开始理解自己与他人行为背后的需要时,我们便没有敌人。
所以,满足孩子的需要,尤其是孩子的心理需要,是搞好亲子关系、激发孩子自主向上动力的一把关键钥匙。
从这个案例中,你也可以找到你家孩子的需要。这些需要,都在上文中被着重标注了的,你看到了吗?
孩子们的需要:关怀、欣赏、接纳、尊重、好奇、不批判、看到TA的个人价值、鼓励、肯定、真正的理解和关心、信任、安全、安静等等,你看到了吗?你能了解并理解吗?
如果你正面对亲子关系的烦恼,请一定要从了解孩子的需要着手来解开问题。其核心就是,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需要,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孩子的需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试试吧!相信你会看到曙光。
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我将尽可能帮你了解你的孩子,帮你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帮你找回孩子和家庭的活力。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心树A“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