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创 | 战争与和平-大国崛起的哲学思考

原创 | 战争与和平-大国崛起的哲学思考

作者: 纵横四海09 | 来源:发表于2022-05-25 17:11 被阅读0次

    本文力图从历史的、哲学的视角,解读中国崛起的过程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1.哲学视角

    关于哲学,其定义原本存有争议,并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扩充,时代不同其内涵的侧重点也会有所改变。

    笔者大言不惭,用力所能及的简洁语言,就此神侃一二:

    我们这里采用其一般定义,哲学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问题研究的学科,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

    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是不是感觉太过抽象,或者说有点晕?

    反正我刚开始看到这个表述确实感到一阵迷茫,提炼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实就是认识和做法。

    我们不妨先回到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都统一于其物质性之中。

    自然界是物质的最容易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是自然界经历物种进化和演变,包括其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而人的思维及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类和社会一起产生的,但其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

    由此明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觉得太过笼统的话,我们可以尝试深度挖掘,如果你对成长和教育有所领悟,感受更深。

    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是运动发展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所以我们总说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最终是可以被认识的,这种认识也是发展变化的,它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换言之,客观世界是运动变化的,人们的认识也不断的向前发展,很多都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行。

    可以小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

    是不是有点成语接龙的感觉?

    好玩吧,我们趁热打铁,再次挖掘物质运动、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也可以说原因(内因-根源,外因-条件)。

    任何事物其内部以及事物之间包括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包含着矛盾,有内部、外部矛盾之分(即内外因),运动形式有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国家、社会等。

    而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经历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发展过程的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人类社会的根本(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制约前者。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玩完成语接龙,又来这些拗口的大白话?

    不过别小瞧它们,其包含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思想,稍后我们会用其阐述大国关系,人类社会属于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国家只是其中的一个微小单元,它的发展变化当然亦是如此。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实践,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利用规律发展。

    2.国家发展

    我们曾经历过激烈动荡的社会转型,民族意识从概念萌芽到觉醒年代,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文章《百年中国:社会转型》《百年中国:民族觉醒》《民族觉醒II:新文化运动》(点击即可阅读)。

    如果说对战争与和平感悟的深刻性,我国是最有发言权的国家之一,因为百年中国意味着百年屈辱和抗争,血与火的挣扎洗礼,历史从未忘记。

    (1)艰难起步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直到我党带领全国人民打完内战建立新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才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之后,我们工业化是有了起步的基础。

    但国家历经战乱的摧残,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几乎一穷二白,同时面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面封锁和强力制裁,资源极度匮乏。

    后来中苏交恶,苏联撤走专家,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减产,很多地方甚至树皮都被啃光了,饥荒是要饿死人的……

    物质决定意识,试想我们什么都没有,吃饱肚子都不可能,何谈发展呢?

    这就得提及我党带领下全国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了,从晚晴到民国,从内战到解放,老百姓终于翻身当家作了主人。

    人们将这种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涌现出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一批扎实苦干的典型代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是那个时代的底色。

    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大都经过战争的考验,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为国为民,殚精竭虑,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新中国在对外交往过程中采取“主动作为,积极进取”的策略,在国际关系中虽屡屡受挫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们主导的外交成就却有目共睹。

    不仅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保持独立自主,而且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支持帮助他们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甚至“被非洲兄弟国家抬进联合国”。

    我们党始终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因为这项光辉伟大的事业没有任何借鉴可言。

    中国在艰难中奋进,前行的路上也走过不少弯路,甚至遭遇重大挫折,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的十年浩劫。

    从哲学视角来看,物质意识的辩证统一说明意识强大的能动作用也是有前提的,违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付出惨痛代价。

    (2)崛起强国

    拨乱反正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国策实行像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安徽凤阳小岗村私自实施“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制,18位农民签下生死文书,拉开了对内改革的大幕。

    不得不说,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这场改革经济方面在农村率先突破,之后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推行。

    对外开放是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放宽、放开政策的同时取消不合理限制,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逮着耗子就是好猫”,随着初始试点、探索尝试和推广应用,发展与停滞,创新与保守,各种矛盾逐渐浮现出来。

    我们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改开过程中的优势以及暴露出的问题,从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辩证思考,边实践边总结,强化中保持发展,痛苦中纠错反思。

    社会生产力包括人民思想得到充分地解放和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经历的过程纵然艰辛,

    很多领域尚存在不足甚至短板,但我们由量变到质变,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让我们与世界接轨,人民开始致富,经济蓬勃发展,走上强国之路,为我们大国崛起插上奋飞的翅膀。

    经过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建设,我国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详见文章《中美俄大三角的形成》(点击即可阅读) 重点第三部分的《建设》和《渊源》内容。

    纵观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后的国家蜕变历程,改革开放成为强国之路的国策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

    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本色。 

    全球化虽受到包括贫富差异、意识形态、区域安全以及地缘政治,甚至疫情冲击等各种挑战,但这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由此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运而生,“一带一路”建设便是其伟大实践和探索。

    它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

    其有助于相关国家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责任和命运的共同体,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繁荣发展意义深远。 

    总结来说,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但我们能够从历史的、发展的、唯物辩证的角度出发, 

    抓住人类谋求和平发展的共识,求同存异,做好自己的前提下带动其他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

    疫情背景下,西方躺平,世界经济发展受挫,我们及时调整国内外经济双循环的情况下,坚持“动态清零”,为经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对外积极发展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互惠互利的贸易关系,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的2021年,

    我们已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

    截至2022年4月19日,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3.战争与和平

    (1)渊源

    自然界从古至今一直就存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很多动物内部或与其他动物之间为了领地和食物进行争斗,维持了微妙的生态平衡。

    人类诞生之后逐渐进化,为求生存结成群体外出捕猎以应对猛兽袭击,慢慢形成原始社会的部落。

    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与自然界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类似,直到产生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阶级、国家开始出现。

    奴隶社会以来发生的战争,彻底改变了战争性质,侵略、奴役、掠夺、压迫......

    它开始转变成政治的工具,成为解决阶级、民族、国家以及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

    各种矛盾种类繁多,主要有政治矛盾、经济利益冲突、领土争端、意识形态、势力范围,以及民族和宗教矛盾等等。

    当利益分化的矛盾不可调和或者其对抗性斗争因素的总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矛盾就集中外显为战争形态。

    战争既然为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进行,也就可以说,战争是与国家利益紧密交织的政治的继续,甚至其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

    所以会有人们耳熟能详“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的说法,它不再是单一不变的历史现象,是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演变形成的。

    (2)关系

    战争与和平,贫穷与发展,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I

    与战争相对,和平是出自内心良知的潜意识选择,是一种真正的文明追求。

    与动物世界野蛮血腥的争斗不同,人类经历漫长的进化通过劳动解脱双手,分工协作产生语言,社会化过程中语言和劳动发展大脑思维。

    国家、民族产生后尽管战乱时有发生,但潜意识中和平弥足珍贵,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战争毕竟是手段,按“武力服人”的丛林法则可以获取对抗的最大利益,但很难持续,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残酷的证明。

    不幸的是,本来这种需要最后使用的终极手段,却被一些国家以“争取世界和平”为幌子加以滥用。

    他们维持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各种“莫须有”的借口发动战争,靠战争发财,攫取利益,并乐此不疲。

    除两次世界大战外,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以及利比亚战争等等,莫不如此。

    以上事实确凿,人们心知肚明,只是迫于各种压力选择沉默,由此可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II

    从哲学视角审视,战争与和平有什么关系呢?

    两者是矛盾关系,相互对立统一,既排斥分离又联结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战争与和平之间有相互对立,斗争排斥的一面,这个容易理解,但有统一性如何做到呢?

    这种统一性就表现在它们都具有政治性。换句话说,战争虽是和平的反面,但它们统一于政治之中。

    毛泽东曾指出:“和平时期的斗争是政治,战争也是政治,但用的是特殊手段。”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很微妙的,既有战场运动变化发展的态势,又有形势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例,我们简单梳理一下战场全局:

    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金日成的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惨重,战况急转直下。

    志愿军充分发挥穿插敌后的运动优势,与联合国军打了五次大规模战役,

    重创敌人,其中有《长津湖》(点击即可阅读)战役(包括《水门桥》战斗)。

    随着战局焦灼,双方陷入拉锯状态,我军开始了《狙击手》(点击即可阅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冷枪冷炮运动”,直至朝鲜半岛停战协定签署。

    冷枪冷炮运动的两年期间,志愿军歼敌5.2万,打破现代战史记录,至今没有军队能够超越。

    后来的上甘岭战役,美国妄图从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筹码发起“摊牌行动”猛烈进攻,志愿军经过鏖战最终守住阵地。

    志愿军在不足3.7平方公里的狭小阵地顶住了6万美军的900次进攻,美军向我军防御阵地上倾泻了190万发炮弹,5000余枚炸弹,阵地的山头被削低两米。

    这场历时43太难的战役以惨烈彪炳战争史册,我军损失1.15万,歼敌2.5万,彻底粉碎其图谋。

    纵观整个战争进程,志愿军入朝作战,从运动战隐蔽的突袭围歼,经拉锯战相持的冷枪冷炮,到阵地战坚守的坑道战术,打出了国威军威。

    双方围绕三八线反复争夺,互有攻守,相持对峙,此时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各国民众反战情绪持续高涨,最终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战争转化为和平。

    我们深知忘战必危,没有打仗哪会有和平。如果说政治也是一种战争,那么它一直都在继续。

    4.结语

    战争与和平的这对矛盾,始终处于对立统一之中,在辩证中运动变化:内因才是转化的根源,外因提供条件并通过内因起作用。

    之所以我们会形成“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的方法论,那是因为曾因战争付出惨痛代价汲取的教训。

    我们爱好和平,深刻懂得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重要性,主宰命运需要要依靠自己的发展和强大,在此基础上广交朋友,共建命运共同体。

    (特别说明: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谢谢观赏。精彩继续,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 | 战争与和平-大国崛起的哲学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oe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