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我开始尝试制订今天的计划。没有咖啡的提神,但不影响这时的我激情高昂。所以我把一项一直以为是我不太想做的事安排了下来,就是整理自己这半年开的发票。
这个事我一直拖了好几天,就是没什么动力去做。因为每天要做的事都是相对繁琐,而本身这件事又是非常无趣的一件事。当把其他任务完成后,就没什么精力来做这个了。
在反复推敲这计划时,突然间我想到了15%法则。之所以有些任务没达成,是不是当天的任务都是困难的任务?如果在一天安排的任务中,把这个15%法则用上去。安排85%的任务是相对简单的,或有趣味性的,可唤醒多巴胺的任务。另15%是困难的,繁琐无趣的任务。是不是这样事情就会完成的相对完美?
但是任务是有时间性的,所以15%法则不能生搬硬套的来用。我想了下,要从以下2方面着手。
1)因为任务是有时间性的,我们可能不能强加安排今天只做轻松的任务而不做难的任务;但是,如果我们从全局来看,从一开始整体安排来看,这时统筹下,把每天的任务按容易,难,艰难等不同程序的任务进行组合,应是可以实现的;就跟以前我们学习的“紧急&重要”四象限图应用是一个道理。如果就只在当下看,可能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已逼得我们没法去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任务上。但是在全局上,我们如果提前就排好计划,按四象限图优先级来处理,那就不会出现当下还在赶不紧急任务的情况发生;
2)这个比例也不是固定的,如果死都要按85:15来分,那做人也太笨了吧;我的理解是要把简单、愉快跟困难的、痛苦的任务组合,可能有些很简单就完成的,那它的比例可以小些,或是搭配更艰苦的任务。其实说到这,我想到我们原来就有个词可以好体现这个观点:“张弛有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