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样的皇帝才堪称千古一帝?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我认为千古一帝至少应该有影响深远的政策和功在千秋的壮举,汉武帝刘彻就是这样一个皇帝。
来,扶着朕一、征战四方
汉朝自刘邦以来,历经六帝,在对待匈奴方面,说得好听是和平共赢,说的难听就是奴颜婢膝。到了刘彻继位,才一改软弱的作风,南方闽越国作乱?打!匈奴侵扰边境?打!还派公主和亲?想得美!
皇帝志向远大,心性坚强,国家财力雄厚,万众一心,又恰逢卫青,霍去病等人横空出世,天赋异禀。
因此刘彻一朝秉承主动出击,不破匈奴誓不罢休的精神,一直打到基本解决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为止,收河套,夺河西,将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漠北。
打死你们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直接深入匈奴腹地决战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打的北方游牧名族臣服中原的皇帝,他所做的一切,意义十分深远。
二、推恩令
诸侯强盛必然威胁王庭,刘邦杀白马盟誓,非刘姓不得封王,刘姓王就开心了,可是苦了后面的刘姓皇帝!如何削弱和限制诸侯势力简直成了皇帝登基后第一头疼的问题。
推恩令最早由贾谊提出来,把诸侯国封为若干国,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大概就是一块蛋糕越分越小,温水煮青蛙越煮越熟。
不得不说贾谊真的是个天才,可惜汉文帝时期诸侯过于强大,这个方案没能真正解决问题,后面汉景帝甚至还发生了七王之乱的祸端。直到汉武帝时,主父偃根据当时的局势再次提出这个建议,汉武帝采纳并实行,推恩令不仅加强了中央统治,更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三、丝绸之路
刘彻的目光相当长远,他看见的不只是大汉的江山,不只是边境的匈奴,他看见的是整个世界,汉朝之外,匈奴之外的世界!所以他派遣张骞开启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全长6440公里,是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数千年来,游牧名族、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就是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汉武帝最开始派张骞出使西域是想联合大月氏夹攻匈奴,后来没成功,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是想联合乌孙国搞死匈奴,后来也没成功,但是却因此凿空了西域,开启了汉朝和西北诸国的联系,这大概也算是意外之获了。
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刘彻的“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开创了统治者思想的先河,在历史上横行了两千年,可以说影响力非同凡响。刘彻的性格显然不会喜欢什么无为而治,他就是要千秋鼎盛,就是要大权在握,天下臣服。
还有谁不服?董仲舒提出的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的建议简直是敲在了刘彻的痛点上,如果天下人都尊崇儒家,提倡三纲五常,仁义道德,那天下人可就好忽悠多了。
而且他实际上奉行的是“儒表法里”,也不是真正的罢黜了百家,比如主父偃就是纵横家出身,反正就是厉害的不行,便宜都给他占。
总之,汉武帝刘彻虽然不完美,但堪称千古一帝。
《汉书》:“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