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认错并纠错。
我在上篇推文“岁月易老人未老”里说,“牛津叹息桥酷似威尼斯里阿尔托桥,里阿尔托桥是死囚最后一段生路”。其实我张冠李戴错大了。意大利威尼斯岛上是有一座里阿尔托桥(Ponte di Rialto),横跨市中心运河,长48米,宽22米,是16世纪末建起的一座大理石单孔桥。从这头走向那头意味着由生到死的桥也有一座,五短身材,原名Ponte dei Sospiri,中文译为叹息桥。桥连接着掌管他人生死的总督府与死牢,建于17世纪初。两座桥都是威尼斯的古建筑,都掠过脚步声响,却风马牛不相及。牛津叹息桥与里阿尔托桥,不能合并同类项。混搭穿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若是提前问一声“度娘”,我应不会弄一出阴差阳错。
小感慨:有错不妨认错,而纠错是最强效的疗伤。相反,有了错只顾遮掩,还不容他人说三道四,小错铸成大错,直至无法自愈。类似情况有没有?每人有答案。请别问我咋想,反正打死我也不会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