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半辈子,说的话太多了,而且因为说话不慎给我带来的损失与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有些往事不堪回首呀。
所以最近两年我不断反思检讨自己,的确天生不会说话,我的嘴巴总是比脑子快,有时候说的话都没经过大脑思考,说完了往往又后悔,心想如果刚才自己换个说法肯定会更好,但是为时晚矣。
记得有一次无意中说了什么让别人误解了,结果在半年以后才发现这件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办法,不会说话真是不讨人喜欢呢。近期我也在有意识的注意说话方面的技巧,但这个会说话的本事一天两天是难以很快学会的,还得需要自己进行长期训练才能改变了。所以,短期怎么办呢?想想还是用比较的笨办法吧,先少说话好了,先多听。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可惜我还是领悟得有些晚。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就曾经说过: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得就愈多。的确,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过程中,我们都要学会倾听,只有先细心倾听,才能够从别人那里听到更多的信息,才能使沟通顺畅,从而更加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但实际上倾听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听”、“听见”。单纯的听则是被动的,而积极倾听是一种主动行为。在人际沟通中,积极倾听是良好沟通关键的第一步。与单纯的听不同,积极倾听是指不带先入为主的判断,对信息完整意义的接受,因此要求听者全神贯注。
另外作为倾听者不能只是机械地“竖起耳朵”,而是要在听的过程中脑子要转,不仅要跟上倾诉者的思想内涵,还要跟得上对方的情感深度,在适当的时机,思考并做出一些提问和解释,产生互动从而使沟通能够一步步深入下去。事实上,“听的一方”比“说的一方”更疲劳。
在很多现实情况中,很多人并不是在倾听,而是在单纯的听,由于倾听者没有运用技巧常常导致沟通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而一个好的倾听者有时候可以在某个关键事件上改变整个谈话的结果。
倾听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提高积极倾听的能力呢?我总结的一种方法是产生对说话人的兴趣与共鸣,也就是让自己处于说话人的位置。鉴于不同的人在态度、兴趣、需求和期望方面各有不同,唯有兴趣与共鸣才能使听者更易于理解某一信息的真正内涵。一个共鸣的听者,并不急于对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而是先认真听别人把话说完。这样使得听者不致因为过早不成熟的判断,而使听到的信息失真,从而提高自己获得所沟通信息完整意义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结与实践,我发现这个方法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我同时也发现,身边会说话的人其实都很善于倾听,还有许多成熟的人士和成功人士都很善于用心倾听、善于倾听和有效倾听。
那些最有价值的人,往往不一定是最能说会道的人,而是耳朵通往心灵的人,也就是真正懂得用心倾听的人。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巴赫说:重要的不是你告诉别人什么,而是别人听到了什么。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取得良好的沟通,请先从“积极倾听”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