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 赢得太多啦”--- 领导者不该做什么

“ 赢得太多啦”--- 领导者不该做什么

作者: Clara2014 | 来源:发表于2017-08-19 12:08 被阅读0次
“ 赢得太多啦”--- 领导者不该做什么

Peter Drucker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教领导者要做什么,却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教他们不做什么。”

以下的10项领导行为正是Peter Drucker所说的“不做”之为。但它们隐藏得很深,不易察觉,你也许正在做其中几项,你也许看到别人正在做其中的一项或几项。

这些行为代表了领导者的迷思,会成为领导人成长路途上的障碍。

1: 赢得太多了


重要的事,我们想赢;有意义的事,我们想赢;不重要的事,我们想赢;没有意义的事,我们也想赢。成功人士都想赢,赢得太多了。“哈佛商业评论”采访Marshall Smith,问他在与之共事过的人当中,他看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说:“赢得太多了。”

2:建议太多了


打个比方,假设我是个聪明、热情的年轻人,我来找你说我有一个想法。你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但是你往往会说:“这个主意不错,我再给你点建议吧。” 你这样做,这个主意的质量可能会上升5%,但我的热情会下降50%。这会大大地影响我执行的效果。

3:告诉世界我比他们想的更聪明


为什么我会努力显示自己有多聪明,即使这样做会伤害我与别人的关系?可能是因为如果我不这么做,人们迟早会发现我其实并不怎么样。而这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可怕了。但事实上,人们知道你有多聪明,人们不知道的,是你认为他们有多聪明;进一步说,人们不在乎你有多聪明,人们在乎的是你认为他们有多聪明。

4:评判太多,且用自己的标准评判别人

这是大脑的无意识行为,但正因为是无意识的,它才在工作和生活中深深地伤害了人际关系。下次你要评判他人时,问问自己:“我这点评判真的那么重要吗?还是我与这个人的关系更重要?”

5:负面言论

任何以“但是、不、不过”开头的言语都在告诉对方:“你是错的,我是对的。”

有一次Marshall与一个管理者谈他的领导力发展计划。

这个管理者从他的360度报告里抬起头,看着Marshall说:“但是,教练...”

Marshall回答说:“这次免费。如果你下次跟我说了'但是、不、不过',我每次会罚你20元捐给红十字会。”

他说:“但是,教练......”

Marshall说:“20元。”

“但是......”

“40元。”

“不是,不对,不对......”

“60元,80元,100元。”

在一个半小时内,这位管理者输掉了420元。最后他对Marshall说:“谢谢你。如果不是你这样做,我没有意识到我自己是这样说话的。难怪别人会认为我是个难以合作的人。现在我看到了。”

6: “很好,但是......”

这句话里的“但是”“但是”之王!因为它不单是负面评论,还夺回了你已经给出去的奖励,让对方觉得被拍拍肩膀后却当面挨了一巴掌。如果你的公司或部门正在推进创新,你要尤其注意把这个说法从所有领导人的话语中剔除出去。

7:负面行为

作为领导人,我们有时候搞不清楚“坦诚”“披露信息”之间有何区别。我们有时会把不恰当的披露信息的行为误解为坦诚。想象一下,如果你去看一出话剧,会有演员在演戏的中途说:“顺便说一下,我头很疼,今天早上我的车给人撞了,上个星期我的伯父死了。我的心情糟透了。”?不会,为什么?因为演员们正在工作,他们只说在工作状态中该说的话。下次你要说出负能量的话时,问问自己:“这是我会在工作状态中该说的话吗?”

8:拒绝表达脆弱

优秀的领导人能够做的最了不起的事情之一,就是为自己的失误道歉。如果领导人承认自己的错误,表达歉意,并请求人们的帮助,你觉得其他人会看不起他们吗?不会!他们会更加尊重TA!这在家庭中也同样重要。Marshall曾要求他教练过的领导人把他们认为需要向之道歉的人的名单列出来,至今为止,没有任何领导人说TA的名单是空白的。

9:不表达感激


拿出一张纸,写下所有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的名字,包括朋友,家人,下属,同事,客户等。建议你每周两次----每星期三和每星期五----看看这个名单,然后问自己:“这上面的人有没有做了什么事是我要感谢的?” 如果有,发个信息、微信,留个言,表示感谢。如果没有,就在下次的时候再做。

10:太执着于目标

对目标的痴迷有时会让我们忘记了我们的使命。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普林斯顿神学院做了一个实验。实验人员通知几名牧师在10分钟后到校园另一头的礼堂去布道,布道的主题是“见义勇为的义人”。当牧师们大步流星穿过校园赶去布道时,实验安排了一位演员扮演受伤的人,躺在地上,向牧师们伸出双手说:“帮帮我!” 90%的牧师为了赶去布道,不理会受伤的人,甚至有两次当受伤的人抓住牧师时,他们还会把他的手拉开,继续赶路。事实上,我觉得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样做。对于目标驱动的成功人士来说,要很难停下来问问自己 :“这一刻,什么东西更重要?是目标,还是更大的使命?”

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实际上是解决上述十个迷思的钥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赢得太多啦”--- 领导者不该做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rt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