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不只是在记录,而是在唤起一些沉睡着的美丽的心。昭君: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818天。
今天分享绘本《农夫去旅行》。
这是一本来自德国的绘本,它故事性很强,非常适合和3-6岁的小朋友亲子共读。故事的主角是农夫,还有他农场里的动物们,动物有一匹马、两头牛、一只猪、两只羊,还有两只公鸡、一群母鸡以及看家大狗。
有一天,农夫决定去旅行,而且他还要带着这些动物们一起去,这一路上,这支特别的队伍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麻烦,但是农夫都一一解决了,而且最终到达了海边度假。
这本是可能想告诉咱们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像农夫一样去直面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是设立了什么目标,也一定要照着这个目标往前走,着手去做,永不放弃,这样才能享受到过程和结局的双重美好。
农夫带着动物们去旅行,联想到了咱们带娃旅行之前也会遇到很多的麻烦事。比如,出门的时候给娃带什么吃的,带什么喝的,目的地气候怎么样,要穿什么衣服,坐什么交通工具,住在哪,娃要是突然感冒了怎么办等好多问题。
有一个妈妈曾经说,她们加娃换了地就不拉粑粑怎么办。有的人可能一想到这些麻烦事,算了算了,不带娃旅行了,但有的人就会像绘本里的农夫一样,见招拆招,一一解决。比方说这个娃换个地不拉粑粑,家长会把移动马桶邮寄过期,去哪玩都要邮寄,马桶先到人再到。
解决了麻烦后,发现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旅行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其实,安稳的日子没有什么新意,诗和远方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相信看了这本绘本,大朋友会欣然地带孩子出游,小朋友也会因此有很多的收获。
一个农夫去旅行,他是怎么想到要去旅行呢?
其实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出门,要去旅行,直到有一天,他的女工说了,我要出门去旅行,就给了他启发。女工能去旅行,我为什么不能去。目标从何而来?
有时候就是碰到问题需要解决,让我们有了目标。当然有的时候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就像孩子一样,孩子的潜能也是需要去挖掘的呀,生活中应该多多去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不管做不做得到,只要他提出来想做,咱们就应该引导他去做,咱们总是要鼓励孩子敢想敢挑战啊。
比如,自己家宝宝看见别人家孩子会轮滑、滑雪,还会跳街舞,我也想学。我们作为家长可以在能力范围内赶紧支持孩子的想法。当我们想让孩子尝试之前没做过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鼓励他先行动起来。
这几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农夫决定要去旅行,他一个人去吗?他去旅行的话,家里的动物怎么办?
善良的农夫并没有嫌弃动物们是累赘,而把他们杀掉,或者是放任他们在农场自生自灭不管,他是决定带着动物们一起去旅行,太有想法了!当我们面对孩子特别有想法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不仅要鼓励小朋友勇于面对问题,还要帮助他们想想如何面对问题,这个方法不行,我们就试试其他的方法,总能想出来像农夫一样的方法。农夫就特别勇敢地带着动物们出发了,在旅途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享受了一个又一个的冒险之旅。
踏上旅途之后,农夫的经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颇为坎坷的。比如,没有身份证明,边境检查站不让通行,于是农夫就给动物们拍照,还做了身份证明,上面有每个动物的信息,后来又看到一个沙滩,说咱们去沙滩上搭帐篷吧,但是被告知只能去帐篷区搭帐篷,帐篷区又不让动物们进去,只好去了旅馆,可是去了旅馆发现大房间在5楼,而且没有电梯。
为了找到一个休息睡觉的地都这么难,好在农夫没有放弃,最终找到一个休假农庄,他坐在柔软的躺椅上,面朝大海,舒服地享受着海边度假,尽管是在海边,是在度假,但农夫闻到的跟农场一样的都是粪堆的气味,听到的也是跟农场一样的动物们的叫声。
于是他自己调侃说,度假度假,一个农场的农夫度什么假。但是我们能说,在海边和在农场的体验是一样的吗?风景心情当然是不一样的啦!
通过《农夫去旅行》这本绘本,是不是学会了在生活中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正确面对困难,如何解决问题。在亲子共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先观察农夫遇到困难怎么做的,再思考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会怎么做。
农夫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麻烦,他没有抱怨,也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甚至根本没想过退缩,而是遵守规定,立即想办法来解决问题,相信这种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一定会在孩子心里悄然地种下乐观的种子,让他们慢慢地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