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想象的时间线:人对岁月的认知与叙事

想象的时间线:人对岁月的认知与叙事

作者: 32ad548f736c | 来源:发表于2017-10-05 14:28 被阅读50次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写过一本书《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核心观点就是说近代以来兴起的民族主义是人为构造、想象出来的共同体意识。其实一切计时系统也是人为构造、想象出来的吧,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只有当计时工具出现,人真正感知到时间,时间对于人才有了被特殊赋予的意义。在还没有日历、日期、节气等的时代,人对时间没有任何概念,不知道白天黑夜何时结束,不知道今天明天的确切界限;而现在,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并形成体系,人们开始一天天、逐年逐月地计算时间,按照具体的时间安排作息,这就导致了时间流逝越来越快的人为感知。

关注是种力量

人可以按照计时系统计算自己的年龄,定位自己的生日,这样进一步将宏观上的时间感知缩小到微观层面,人一点点认知到自己的长大、成熟、衰老。很多东西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只有反映到了意识层面,才会产生实质的影响。感知到时间一方面让人的生活更加有秩序,也通过此构造出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但是另一方面也让人感知到生命成阶段的悲哀。世事难料,不可预测,人生充满了喜怒哀乐、反复无常,而往往庸常痛苦多于喜乐,但是哪怕只有一点喜乐,人曾经感受到这种喜乐带来的幸福感,那么他(她)就会为了这一点喜乐甘愿忍受长时间的煎熬。但是转念一想,喜怒哀乐似乎也只有当感知到才产生意义,思想本来就是种混乱的东西。

我常常说要克制自己,但是这种克制其实也是受情绪化影响的,克制到什么程度,左则激进,右则畏葸,其实流于形式与口头了,我其实是个不理性、感情用事的人吧。多半想得多,做不到吧,情深易折,多半谁认真谁输。这个年纪想问题理性,付诸行动的时候还是感性了,所谓“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不讲道理啊。人能克制自己的行为,但克制不了自己的思想;别人能束缚你的手脚,但束缚不了你的大脑。

不想写了,愿你每天都有好心情,这句话包含了所有的祝福。

相关文章

  • 想象的时间线:人对岁月的认知与叙事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写过一本书《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核心观点就是说近代以来兴起的民族主义是人为构造...

  • 中医科学论第三章第一节(2)

    所谓 “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不能掺杂任何的猜测想象因素。 “认知”是科学的必备条件,没有对客观“事实...

  • 《后来的我们》:无法与你相遇的世界是黑白的

    01 《后来的我们》这部影片中采用现实与回忆交叉的叙事手法,以除夕夜为节点,贯穿10年的时间线,讲述男主林见清人与...

  • 小说课D4-叙事结构(时间线)

    小说的叙事结构(时间线)非常丰富,有基本的顺序、倒叙、插叙等结构。还有几种特殊的叙事结构。 首先是利用转场技术实施...

  • 2020-01-23

    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这是叙事疗法中的经典理念。将人与问题分开,对问题进行外化,作为叙事疗法的点睛之笔,成为叙...

  • 2020-02-05

    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这是叙事疗法中的经典理念。将人与问题分开,对问题进行外化,作为叙事疗法的点睛之笔,成为叙...

  • 我们能从《西部世界》中看到什么

    movie.douban.com/review/8200064/ 《西部世界》不仅是的剧情路线、叙事时间线的难以...

  • 2022-11-07

    岁月把之前对一个人的所有认知打碎重组 所以,他们和幼时的他们区别很明显 甚至难以想象这会是同一个人 可能应了那句乍...

  • 【连载】沈从文:笔下边城就没其它?--(11)逃得前一天

    写作背景 沈从文的不少小说都采用反复叙事的方法,注重共时感的营造胜过对时间流逝的摹。 这种叙事模式在淡化时间线索同...

  • 六月码字第二十六篇0626-2020

    创意作文的上课方式: 询问、讨论,接着进入叙事、讲故事,在故事中和孩子们互动,发展孩子们的叙事能力与想象力。 当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象的时间线:人对岁月的认知与叙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tk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