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在远方读书
上元灯火,在逝水流年中绽放

上元灯火,在逝水流年中绽放

作者: 小鹿学诗 | 来源:发表于2023-02-05 07:45 被阅读0次


    上元灯火自阑珊,水色犹疑月色惭。

    歌尽落梅秾李笑,无人怜取带衣宽。

            这首随意之作是老夫醉后所题,兴之所致就胡乱涂鸦,醒后不知所云。呵呵。

            同事自西藏山南施工归来,恰逢上元节日,为不致节日冷清,老夫遂沽酒当垆与之一醉方休。说是醉,其实每人只喝了七八支百威啤酒,一点醉意也没有,菜倒是别有特色,把家里带过来的腊味合蒸一起,浓香酥嫩,滑而不腻。喝到十二点,肚圆腰鼓,睡意袭来,于是作罢。睡意消散之时正是凌晨四点,此时气温尚低而被温太暖,遂起床煮水,泡茶提神。忽然想到元宵节已过,而因饮酒错失了观灯的时机,略有遗憾。

    我喜欢把元宵说成上元,并非随意,乃是对本土道教的尊重。据有史可查的最早一首写上元的诗,出自隋朝皇帝杨广之手,原诗如下: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杨广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这首诗在对仗和平仄上尚有欠缺,只能归于古诗一类。这首诗表达的是上元节时都市的繁华,人间的富贵,让人有种繁华过后的落寞凄凉之感。我不知道作为被表兄夺了皇位,被八柱国的宇文家族逼到上吊身亡,且被赐以“炀”字的杨广,在地府是不是也觉得太过冤屈。纵观杨广一生,平戎寇,辅建国,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三征高丽。其功远在始皇之上,思之不甚悲凉,老夫不免想到继续孙文事业的中正。跑题了,回到上元这个话题。

            上元节最初被称为元宵节,而元宵节的主要节目内容则是“闹元宵”。在今天看来是如此喜剧的一幕,则是为了纪念一场血腥的杀戮。史料记载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开创了考据学的胡适曾经感叹“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用在“平定诸吕”的史料记录上也是恰如其分。就象杨广被自己的表哥李世民(还是表弟?)定为“炀”是一个道理。

    说到上元节,便要讲讲袁世凯这个人,以前上元节要吃元宵这种食品,到了袁大头执政时,他觉得“元宵”的谐音“袁消”不吉利,于是改“元宵”为“汤元”。这一改就一直沿用至今,以致今人在此基础上还创造了“幸福牌”汤元。在老夫看来,改不改元宵都阻挡不了袁世凯的覆灭。呵呵。近些年来,很多历史人物的后人,特别是已经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历史的后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翻案风潮。比如秦桧后人...... 袁家后人似乎也积极的在做这件事,估计历史再久远一点,这件事能成。

    我写上元节,其重点在诗词的追索上,其本意想让更多的人爱上诗词,这种中国文化中最具浪漫特色的经典。在此,就不得不提到唐朝苏味道的这首《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据苏家家谱查实,苏味道是苏轼的先祖,后苏轼有不羁之才,可从苏味道的文才中看出端倪。苏味道此诗为应景和宫对之作,却全无谄媚之气,歌圣朝之繁富,全在此诗。而其用典之盛可比后起之秀的李长吉。

    除了苏味道这首诗,还有其他写上元节能与之匹敌的诗亦不少,此摘录几首,以飨众友:

    《上元夜》

    唐 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从初唐到盛唐的上元节诗体现出的旭日东升一派繁华景象,而到晚唐之时,以李义山为代表写上元之诗则只剩下了回味,如以下这首: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唐 李商隐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想要理解此诗的意旨,只需查阅“紫姑”之用典。

    唐之后便是宋,大宋开国,文人始兴,由于宋朝定国策以崇文而弱武,故宋一朝之诗风及词风始从唐朝的豪放转向婉约,其铁马冰河,狼烟鹤唳,开始消退,转而青楼小资开始流行,体现在上元节诗词中亦是馨香淡雅,怡婉可人。如辛幼安这首《青玉案 元夕》: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世人皆谓辛词为豪放派代表,此多误传。老夫细读辛词数载,所谓豪放两字皆是牢骚之语。与其将辛词划归豪放一派,莫如将其定为乐观一族。同样,东坡之词亦当如此。辛词曾曰:“已将万卷平戎策,换取邻翁种树书”已是牢骚至极,如怨妇控诉公婆相类。此跑题了,回到这首写上元的词,我们不仅可以感受上元的繁华气象,更能体会作者求知己(或许是红颜知己吧)的执著与孤傲。

            谈到宋朝写上元节的词,其欧阳公(亦有考证为朱淑真词)的词《元渣子 元夕》不可缺席,录如下: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凭我对欧阳修以及朱淑真两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两人其他诸词的用词来看,这首词更多偏向于朱淑真所作,这与版权无关。虽然欧阳修在艳词方面亦是高手,这首词在当时看来,可称得上艳词之冠,虽然放在今天极普通不过,且美伦美焕。记得前几年看电视剧《清平乐》有一个剧段,讲的是司马光上书宋仁宗斥责元吉与公主乱伦之事(元吉为太监,其无功能,司马光有点小题大作),而公主带着一班女仆,光着脚,唱着司马光填的一首艳词: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作为变法反对派且因循守旧的代表人物,司马光竟然也填出如此惊掉下巴的艳词,不得不说就是个奇葩朝代才会发生的事情,这首词与上元节无关,只是写到欧阳公,便不免要带出这个司马牛。

    宋朝虽然填上元节的词不少,但都被这两首给盖过了,正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出,其他所歌中秋之词尽废一样。宋后之元,继承和扩展了宋之诗风,于上元节亦有名作传世,如元好问的这首:

    京都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好问此人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他填的《雁丘词》知道的人应该不少,比如这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除元好问此诗之处,另有一首不知作者的词《折桂令 元宵》,亦录如此: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这首词虽是无名,但老夫更怀疑是元朝徐再思的作品,其用笔之法,语意情境与他所填的《折桂令 春情》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只是老夫的猜测,并无实据。

            元之后便是大明,虽然冠以大明之称,朱重八却是对文化人不感兴趣,以致明朝诗词口语化俚俗风化严重,即便如后世吹得屎尿横流的唐寅所写的上元节之诗不过尔尔,录如下: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说到唐寅,不免要提到他的《桃花庵》诗,今人捧到无以企及的高度,其实就是一首顺口溜。老夫依稀记得他在五十岁时写过一首《自怀》的诗,录如下,让大家能够看看他的真实面目,以便能够给予相对准确的评价:

    《自怀》

    明 唐寅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无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明之后,诗词文化没落,唯兴起一股竹枝词风,符曾为上元节写过一首,复现如下:

    上元竹枝词

    清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竹枝词多用于描写民间风俗,地理特征,特产资源等,故其文化价值不高,而历史考据有助,此首竹枝词亦具有此特点。文于此,则上元诗词殆尽矣。

    PS:众多所咏上元节诗词之中,苏味道,辛幼安,欧阳修(朱淑真)三词为最,亦印证了今人偏加溺爱的根源所在。为给自己不留遗憾,亦在此狗尾续貂题上一,二。

    《七律 上元节随题》

    最是江南逢上元,水波燃焰焰燃天。

    提灯童子乡音嫩,著袄红姑面色鲜。

    走马鱼龙烧脑智,嬉游打泼匿情言。

    一番烟火人间味,长使离人梦里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元灯火,在逝水流年中绽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ua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