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认为这个世界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呢?
在我的儿童哲学课堂,这是一个每学期都会和学生讨论到的议题。
多数孩子都认为好人比坏人多,但在我们探究这个课题的过程中,总会牵涉到另外两个很重要的相关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好人的定义是模糊的。我们好像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当我们仔细深究,我们会发现自己压根没想清楚。
就像中世纪哲学家圣.奥古斯丁谈到时间时说的:
「当我们不去说时间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好像都知道时间是什么;但当我们开始去说时间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却发现我们对时间一无所知。」
除了去定义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另外一个课题也是孩子们讨论激烈,并且没有一个固定答案的,就是:「假如我们已经为『好人』下了一个定义,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查,才能得出一个真正客观的数据来确知好人比坏人多?」
如果没有经过客观论证,那么我们所谓「好人比坏人多」的说法,不过是一种独断,而这个独断很可能是错误的。
这还挺可怕的!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很多的理解都是独断的,等于我们多数时间都活在虚假和谬误中,而这些虚假和谬误却不见得由别人造成,而是出于我们自身的认知不清,是我们自己欺骗我们自己,是我们把自己沉浸在一个充满谎言的大水缸里,却舍不得出来。
#2.
有一种人,你很难说他是好人,但你也绝对不会说他是坏人,这种人就是具有所谓「奉献型人格」的人。
谈到「奉献」,在我们的华人文化圈,奉献似乎是一种美德。
热衷奉献,基本没有人会说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我们要了解的是,一件事情没有人说他不好,不等于他就是好的,而一件好的事情,也不等于人们就一定要去做。
比如有人溺水了,而一位愿意下水去救溺水者的人,他是个好人,他做的事情也是好事,但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去做,因为这需要一定的能力,且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实现。
又好比某些家庭的长辈特别乐于助人,乐于助人到什么程度呢?他看到路上有乞丐,他一定会给钱,别人有困难向他借钱,他基本都会借,结果有的时候他自己的孩子需要买一些文具,或是娱乐花消,他没有办法满足她的孩子。
刚开始,他的孩子以为这很正常,后来通过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他的孩子才发现原来有些物质条件上的满足,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于是这个孩子陷入了困惑:「为什么有些事情,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轻易得到满足,自己的父母却不愿意这么做,反而把资源花在别人身上?」
还有一个场面,在我成长的圈子中也看了不少。我从小到大,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出生教师世家,有些老师特别有牺牲奉献的精神,他们愿意花大量时间,在表定工作以外给孩子补课、家访,提供各种协助。
他们对学生极其有耐心,却忽视自己家的孩子,有时又反其道而行,对别人家孩子给予包容,却对自己家孩子百般苛求。他们用来处理家中孩子困难的时间,比不上处理自己的学生。这导致有些出生教师家庭的孩子,他们反倒特别的叛逆。
我觉得他们的叛逆十分合理,因为父母没有把他们当一回事了,他们只好用一些激烈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有些教师很清楚对待学生要用心,要关怀他们,要倾听他们要对他们有耐心。奇怪的是,他们对自己家里的孩子却没有投入同样的时间和心理。
这些教师做的事情,某种程度上就是明知故犯。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做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却还是做了。
我也纳闷,他们生出来的孩子难道不属于同个物种?难道他们觉得自己家里的孩子不需要去关怀,去倾听,并对他们有耐心吗?
#3.
奉献型人格并不等于奉献。
奉献型人格的人谈不上是什么好人。
我们有必要去澄清这一点,以免有些人以为自己在做好事,事实却不然。
奉献型人格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是断联的。常人之间,彼此能够打开通畅交流的管道,但对奉献型人格的人,他们的管道被切断了。
这就是奉献型人格的人会对他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他们根本没有好好听别人说话,去回应他人真实的心声,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别人。
奉献型人格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对外所谓的奉献,其实是一种施压,有时甚至形同虐待。
举一个比较经典的场景,有些具有奉献型人格的老人,他们会逼自己的孩子:在孩子肚子不饿,不想吃饭的时候,强迫他们吃饭;在孩子不冷,不想多加一件外套的时候,强迫他们多加一件外套。
总而言之,无论他们的孩子,如何三番两次,真诚恳切的告诉老人,「我们不想吃」、「我们不需要」、「谢谢」!
这些老人压根「听不进去」,这个听不进去就是一种对他人感受的忽视,甚至是否定。
请问有人会喜欢自己的感受被别人忽视,会喜欢自己的感受被别人否定吗!
类似行为会让人非常难受、不愉快,进而引发愤怒与冲突。
谈到这里,你就可以了解为什么奉献人格的人很容易把身边的人都「赶走」,因为他简直就是一个会行走的压力制造机,谁跟他在一起,谁的自我就会被忽视,形同不存在。
所以表面上看,奉献型人格的人好像在做一些对别人好的事,实际上完全不是如此,奉献型人格的人无法打开自己去感受他人,与他人进行连接。
换言之,他们做的「好事」不过都是为了他自己,要满足的也是他们想象中的他人,满足他们想象中的需要。
这就导致,由于和奉献型人格的人相处太累了!无论你对他们说什么,他们都可以选择性的接受和相信,并且很多时候,你和他们说了真心话,他们非但听不懂,还对你百般怀疑,并强迫你去接受他们的好意。
对于一些看重关系、崇尚和谐,却不知如何回应奉献型人格的人,他们只能「逃」了。
#4.
我们该如何面对奉献型人格的人?
重中之重,就是我们必须坚定立场。
当我们刚开始碰到一位奉献型人格的人,我们可能会对他的好意感到不好意思,所以我们不会拒绝,而是勉为其难的接受。
如果我们跟这个人之间不需要有长期的交往,偶尔忍耐一下还过得去。但如果我们需要和这个人长期来往,保持一种「坚定、温和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可能有人会问:「这不会让对方伤心吗?」
当然有可能!但你得了解对方伤心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来自于你的拒绝,而是来自于他个人的虚妄与幻想被打破的失落感。」
你又不是迪士尼公仔,你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幻想。
#5.
这就不得不提另一件事:「什么是孝顺?」
孝顺不等于「愚孝」。
所谓愚孝,就是一个孩子「既满足父母的现实,又满足父母的幻想。」
如果一个孩子那么干,他肯定会累坏,并吃力不讨好。
满足父母的现实是孝顺。比如父母需要看医生,你帮父母找好的医生,带他们去医院,帮他们处理就医中的困难,你解决的是父母的现实问题。
然而,假使父母要你结婚、要你生孩子,且这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对你的期待,满足他们想要抱孙子的愿望,这就不是一个现实问题,而是父母的幻想。
他们并不知道孩子的意愿,好似也不是很在意,所以孩子到底想不想结婚?孩子想不想生孩子?孩子想不想把他的精力、时间和金钱花在相关事务?他们不清楚。
反之,孩子想要什么,他们多半也不清楚。
这些父母如果根本不去倾听和了解孩子的需要,而是要求孩子必须为满足父母的幻想去勉强自己。如果孩子满足父母这个部分,在我看来这就是愚孝。因为你父母眼中看不见真正的孩子,他们看见的是自己的需要。
所以无论这个孩子做得再多都没用,之后恐怕还会有无尽的「父母之梦」需要完成。
#6.
要改变别人很困难,所以不要妄想去改变奉献型人格的人。
你能应付就应付,应付不了就坚定而温和的拒绝吧!
如果两者都行不通,保持一段安全距离,对于你的心理健康绝对是个好事。
换个角度,我们也需要检视我们自己,检视自己是不是奉献型人格。
假如你今天总是想要对另外一个人好,对他付出,但对方始终不领情。你几次送对方东西,对方都很坚定的拒绝,那么这事你就别再往下做了,因为你只是在满足你个人的欲望,你在满足你的幻想,你幻想他接受你的好意,他会如何如何,但实际上对方当下的反应已经告诉你,这事并不存在。
如果你执意要去追求一个不存在的结果,那这就是一种妄念,这就是奉献型人格常有的特征。
可以说,那些一厢情愿追求另一个人的人,他们都会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奉献性人格的状态。
有些人会好奇,什么样的人会养成奉献型人格?
这是个好问题,但我不想在这篇文章里揭示齐背景与成因。
总之,对于奉献型人格的人,你把握住一点就够了,这一点就是:「无论别人为何成为奉献型人格的人,这个成因都和你无关!你不需要为他人活成奉献型人格而负责,毕竟我们都无法为他人完成他们该自己做的人生课题。」
我们每个人,很多时候在生活中能做的就是照顾好我们自己,接近对的人,远离错的人,能做到这样,让自己尽可能保持在满足及情绪稳定的状态,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前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