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林少华看村上》:读不懂村上春树?只需要看完这本书

《林少华看村上》:读不懂村上春树?只需要看完这本书

作者: 空中行云 | 来源:发表于2020-06-25 01:50 被阅读0次

    “好作家遇上一个好翻译,几乎就是一场艳遇。”

    在我国,村上春树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日本作家之一,其创作的作品如《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1Q84》等,出版以来深受广大中国读者喜爱。值得一提的是,村上作品在中国的畅销,离不开林少华的翻译。

    林少华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日语系教授,自1989年翻译《挪威的森林》以来,共翻译了村上的41种单行本,最近一部是村上2019年出版的《刺杀骑士团长》。

    可以说,我们所能读到的村上,其实都是林少华笔下的村上,或者说透过林少华翻译的文字看到的村上。如果不是林少华把村上的作品尽可能原滋原味地翻译成中文,我们也许就不会邂逅浩瀚文海里这一颗明星。

    那么,作为世界上单独翻译村上作品最多的译者,李少华笔下的村上及其作品是怎样的呢?在林少华的著作《林少华看村上:从<挪威的森林>到<刺杀骑士团长>》里,林少华以时间为序,将村上的作品分为长篇、短篇和随笔三部分,无一遗漏地逐一进行品评。无论是对于品读村上的作品还是走近作家村上,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对话体验。

    村上春树(左)和林少华(右)

    一、书评是立体的

    正如林少华所说,“文学批评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验证以至构筑某种文学批评理论,而在于通过文本解读或赏析促成一种深度认知和审美体验。”在《林少华看村上》里,囊括了林少华对村上所有作品的评论,对于了解村上作品的读者而言,读一篇篇书评就像是与那些作品的久别重逢,像与另一个人的思维碰撞,在时光的洗礼之后,再次把村上作品里的人物和事件梳理一遍。

    林少华谈村上作品,向来开门见山,不作多余的铺垫,就跟村上作品进行数次打磨一般,简直找不到一个多余的字来。当评论某一部作品,林少华会直接谈论这本书,然后侃侃而谈。他对村上作品的熟悉,可以算得上如数家珍。读林少华翻译的村上作品,让人爱上村上;读林少华的村上作品书评,有一种揭开面纱的通透感。

    任何深挖主题的书评,必然是以对作品的了解为基础。这里所说的作品,并不仅仅是某一部作品,而是一位作家的系列作品。虽说村上作品的主题不外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孤独,在生命里各自寻找着什么,对抗着什么,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作家进行创作的心态和背景固然是不一样的,所反映的内涵也千差万别。

    《且听风吟》是村上的处女座,村上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冒出写小说的念头,当时开着酒吧的他,在夜里伏在酒吧桌子上开始写作,这部作品使得村上从一个酒吧老板跻身为有名的作家。且听风吟》是习笔之作,然而也正是这种未经雕琢的文体和叙事风格,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可以说,文学作品里多的是新奇的故事,世上多的是写作手法纯熟的作家,然而能真正在文体上有所突破、做到文风别具一格的作家却寥寥无几。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且听风吟》敲开了村上进军职业小说家的大门。

    简洁明快,爽净直白,既是村上的写作风格,也是林少华的文笔风格。当把日语逐字翻译成中文,像把一条活蹦乱跳的鱼从一个鱼缸捧进另一个鱼缸,我们看到的还是那条鱼,它可能有些许细微差别,然而终究是我们喜欢的样子。

    林少华翻译的村上作品,不可避免地会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然而,由其翻译的作品畅销,正说明这种翻译风格是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的——最大程度地展现了村上作品的文体之美。

    作为译者,林少华将村上的作品赋予了其在汉语世界的第二次生命。《林少华看村上》一书则赋予了村上所有作品以明亮的现实意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林少华挖掘每一部作品的背景、内容、意义,同时对比村上不同阶段作品的叙事风格和主题的差异,使得评论十分立体。

    二、书评是有重点的

    写任何一本书或者一个作品的评论,也许只是一个短篇或者随笔,当言之有物必然能由点及面铺陈开来,此时最难的不是把评论写得多么宽泛,而是把突破口集中在某一个重点。即一部作品必然有某个区别于其他方面的鲜明之处。

    作为一个译者,林少华的原则是不做个人的修改,而在做评论时是明显的立场公正,既不吝溢美之词,又不对自己的意见扭扭捏捏。好就是好,差强人意就是差强人意,但以评论的视角去讲述一部作品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个人的声音。不是去迎合大众的期待,而是读完作品后自己的真情实感。

    林少华

    《林少华看村上》里,林少华在对村上作品进行解读的同时,并不是套路式地按照某个格式去写,更像是一种走马观花似的随意,把自己真正印象深刻的、认为一定要拎出来的东西好好点评一番。所以在评论早期作品的篇章里,更多的是对村上的文体风格、创作历程进行描摹,后期作品的篇章则更多是在讲述村上作品意义的变迁,而子评论村上随笔的部分,评论就更加趋于私人化,将重点转移到了村上个人。

    村上擅长写小说,虽然他用的语言冷静内敛,有距离感,在文学创作里是异质化的存在,这种差异性造就了其作品自成一派。

    一个好的译者遇见合适的作者是一件幸事,一部好的作品遇见一个好的译者更是一件幸事,而这个译者若就自己翻译成品的作品做出深刻地剖析,这种时空中在一本书的交流里相遇更是幸事一桩。

    能读到村上,能读懂村上,某种意义上说是拜林少华所赐也不为过,好的译者有鬼斧神工之妙。而从译者的身份跳出来,从一个作家的视角去进行讲述时,林少华又是果敢的,大刀阔斧地撇去枝枝蔓蔓,没有任何的赘余。

    如果有一个人最懂得村上春树,如果不是这个翻译他作品最多的林少华,真的很难想到别人了。作为一个书评人,与作者的距离如此之近的时候,他所做的评论就从那种笼统中剥离出来,去放大那些他人看不到的细节,这不仅是一种优势,更是一种能力。不知书,无以评书。不仅需要一览全局的眼光,更需要一掘到底的格局。

    有人看《挪威的森林》只看到了青春与情色,有人看《海边的卡夫卡》只是一个成长故事,其实不然,作品背后一定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存在,它促使作者去写下每一个字、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同的人对之也许有不同的解读,而不可否认的是,那个特别之处一定存在,这也就是书评人要去寻找的东西。

    能够去发掘更多、更深的东西,这是一篇书评能带给读者惊艳的灵魂所在。而林少华的《林少华看村上》就更多的是在传达这些特别之处,通过他的评论,得到了阅读原作时所没有领会到的“物语”,这种找到七寸之感的重拳出击,才是直击人心的根本所在。

    也就是说,书评不是讲显而易见、大家司空见惯的东西,而是去发现和发展不同,比起描绘作品的整体轮廓,更难得的是见微知著的细致从容。书评不仅是把作品的范围拉得更大,也是是把作品钻得更深。

    三、书评是有温度的

    村上向来是我所钟爱的作家,而林少华就是那个在村上与广大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人。中文出版的村上作品,文体和故事内容是村上自身的,林少华保护了村上作品的独特美好,难能可贵的是还赋予了其转化为中文之后的文字的优美。当我们在喜欢村上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喜欢林少华的文风。

    “针一样细、棉一般软的雨浇注在开始枯黄的高尔夫球场草坪上,没有形成水洼,而由大地慢悠悠吮吸进去。雨过天晴的杂木林漾着潮湿落叶的气息,几道夕辉射入林中,在地面描绘出斑驳的花纹。林间小道上,几只鸟儿奔跑一样穿过。”

    这是林少华翻译的村上作品中的一段,单看这段文字就是极美的,几乎可以代表《1973年的弹子球》那本书的整个腔调,用中文传达了村上文体中的清逸空灵,以及不失底蕴的质感。

    林少华翻译的村上作品受欢迎的另一因素就在于温度。不仅保留了日文的韵律和跳跃明丽,也捕捉到每部作品本身的温度,若非要说林少华的作品带有什么明显的个人倾向性,那便是在最大限度地试图通过村上的每一个作品,向读者介绍村上和他的文学世界。

    因为村上的作品而关注到村上,又从村上本人去反馈到作品,在这种往返之间,打通作品与作家之间的界限,也拆解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高墙。

    不管村上本人是什么样子,他本人在生活中如何一再沉迷于“匿名性”,当读者通过李少华的翻译和评论,走进村上的作品,走进村上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去感受他的灵魂自由,那种力量就已经超出了一部作品本身,无论是对林少华还是村上而言皆是如此。

    把作品变得有温度的是作家。把著作和作者变得有温度的是书评人。

    无论一部作品的基调是沉重还是明亮,评论都使得作品与读者之间坦诚相对,它是冷是暖,是疏离还是亲近,都是它本来的样子。我们可以选择去读一本书或者不读,读罢可以有自己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好歹要接受作品本身。

    林少华对村上作品的译作是对村上文体的传话,而《林少华看村上》则是一个懂村上的人在与读者谈话,温情、细腻、娓娓道来,像读村上作品一般,何尝不是一种形式新颖的致意。

    村上的书很美,林少华笔下的村上春树的世界不止是美。

    *作者简介:空中行云,一个集爱与孤独于一身的女子,在梦与现实之间自说自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少华看村上》:读不懂村上春树?只需要看完这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yj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