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前一天,孩子妈妈说周末要交一篇家长的分享材料,我十分乐意,连夜代劳。站在孩子妈妈的立场,一边写,一边回顾和体会她的不易。——同时,也在母亲节,对自己的妈妈,孩子的妈妈,以及天下所有包含爱意的妈妈,发自内心地致敬致谢。
C,附小六(四)班A的妈妈,和其他所有妈妈一样,对孩子的爱纯粹而无私。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在影响一生的小学六年成长中,所需要来自妈妈的呵护、支持和爱的方式也各不相同,C一直在尝试、努力和坚持。
一、尊重孩子人格
气质是个人与生俱来的稳定特征,也是人格的先天基础。人的气质类型和人格特质各有差异,但并无优劣。A的气质类型更像他爸,偏向抑郁质,外在表现为情绪敏感而不善交往,体验深刻但小心谨慎,思考细致又迟疑寡断。作为和抑郁质完全不同的多血质气质类型的妈妈,在经历对孩子在学校低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无比焦虑、忧心乃至“痛心”之后,C逐渐学会心平气和、设身处地去理解孩子,学会去观察、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真正欣赏孩子的特点和优点,包容孩子的与众不同,让他切实感受到来自家庭安全与爱。真正尊重并让孩子形成独立而健全人格,这也是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自身的一个修炼过程。
二、与孩子一起成长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让鹅卵石变得美仑美奂。教育不是一杯水的灌输与传递,而是水满后的流露与自溢——家庭教育更是如此。孩子要喜欢读书,善于思考,为人谦虚,做事厚道……这些我们称之为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道德品格的东西,并不能通过简单灌输可以形成,它同样也是对父母本身尤其是对大多数更多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妈妈的要求。送孩子去打乒乓球,C自己坚持打排球和练习瑜伽;鼓励孩子学英语,自己也要一起背单词;希望孩子视野开阔,就每年和孩子一起出去旅行……总之,作为妈妈,对孩子最好的影响是身体力行,而不是粗暴说教。其实,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又何尝不是一个懵懂女孩在成为母亲之后一次又一次的成长和蜕变呢?
三、关注孩子学业
成功的定义不是单一的,学业成绩不是学校教育,更不是孩子人生的全部,但孩子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素养,却是他作为一个未来社会公民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文能武:考可以名列前茅,赛可以上台拿奖。更何况对于有那么点虚荣心的妈妈CZ来说更是如此。A的学业成绩并不十分突出,语文的拼音知识,数学的计算能力,学习的偷奸耍滑,考试的马虎了事……诸如此类,都是学业表现上的短板,也是让父母深感“扎心”之处。为了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C常有惋叹和暗含责备,有时还难免竭嘶底里,为此作为半个数学“学渣”的她还看起来小学数学解题书。如此良苦用心,初衷在于让他在学业和生活中真正变得勤奋、认真和对自己负责,因为这样的品质,将会让他受益终身。
四、和老师形成合力
父母在家了解的,老师在学校未必很清楚,老师在学校清楚的,父母在家未必很了解。这就是家长和老师要“结盟”的原因所在。家长和班主任、科任老师一定要“打成一片”,形成合力,才能团结起来“收拾”好孩子。在和老师沟通这方面,妈妈天然地要更投入和更细致,尽管C原本并不是一个细心的人,却常常不厌其烦地跟班主任老师了解情况,跟科任老师咨询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和老师一起更了解了孩子的优、缺点,寻求他们尤其是班主任的鼓励、支持和帮助,形成家庭和学校的衔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成长。
五、真正理解学校
每所学校都是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有自己的教育文化。而今天,很多家长不自觉会把自己看成是“教育家”,对学校往往有诸多的“焦虑和质疑”——这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进步。但对家长来说,更需要从孩子所在学校的自身历史、发展定位和现实条件出发,真正去了解学校所秉持的价值和理念:不管学校是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还是聚焦孩子的综合素质,或者是注重孩子的特长爱好……要学会去理解、协商并与学校文化达成共识。作为家委会成员,C支持学校和班级的每一项工作和活动,并和其他家长一起开发、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如青少年创意舞蹈等课程,提供给孩子们体验,对学校教育尽力去支持和补位。
孩子不是父亲、母亲的另一个自己或其他任何一个人(哪怕是再优秀的榜样),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成全他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