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浮萍》文学创作手法探微

《浮萍》文学创作手法探微

作者: ZC333888 | 来源:发表于2024-06-24 11:38 被阅读0次
《浮萍》封面

《浮萍》是作家沈芝泳于2018年发表于北方文艺出版社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20世纪9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欧阳萍在时代大潮中历经艰辛与丈夫共创事业,后又在人生低谷中逼迫丈夫离婚,在二婚的坎坷经营后她深刻反省,最后获得救赎的故事。尽管故事背景平凡,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文学创作手法,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深度和魅力。

首先,作品在人物命名上富有深意。欧阳萍的名字与书名相呼应,象征着她如浮萍般漂泊不定的命运;而王守明的名字应出自诗句“守得云开见月明”,暗示了他坚守爱情、最终获得幸福的性格特征;牛奉岚名字中的“岚”与“婪”同音,暗示了其贪婪的本性。这些精心的设计使得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在人物塑造上,欧阳萍的形象尤为丰满,从她的口头禅“办法总比困难多”就可以看出来。她性格坚韧,上进心强,面对困难时总能积极应对,与丈夫共同奋斗,体现了女性坚强独立的精神。同时,她在人生低谷时的失落心态及所作所为,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作家通过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成功塑造了一个立体且真实的角色,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和共情。

在情节设计上,《浮萍》采用了倒叙手法,开篇即呈现欧阳萍与丈夫的冲突现场,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同时,“别怕,有我”这句话在作品中反复出现,成为推动欧阳萍心理变化的重要转折点,强化了剧情,展现了人物在爱与不爱中逐渐成长的心路历程。这种重复的写作手法很好地做到了前后照应,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使故事更加完整严谨。

作品的结尾深刻而富有寓意。通过欧阳萍的内心直白表达,看出她对自己的经历和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概括和反思,使得整部作品具有了更高的思想价值。此外,作者还巧妙地引入了王守明的博客内容,这种侧面描写不仅丰富了王守明的人物形象,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作品主题。这种结尾不仅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引发对生活、社会和个体成长的思考,增强了作品的教育意义。

在修辞手法方面,《浮萍》同样表现出色。如“脸上的肌肉扭曲成麻花状”用的是比喻,“惊愕地看着自己冒烟的手掌”用的是夸张,“风将日历掀回到 1985 年的秋天”用的是拟人,车厢内由安静到骚动的场面描写运用了对比和反差。这些修辞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场景氛围以及人物的情绪变化,极大地丰富和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此外,作品中的幽默元素也不容忽视。如“楔子”的开头,王守明在与欧阳萍的冲突中嘲笑自己基因突变;第一章中奖骗局中,赔钱的老头戏称自己是刽子手,中年人自嘲这辈子投了猪胎……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不仅缓解了紧张的氛围,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浮萍》通过巧妙的人物命名、丰满的人物塑造、独特的情节设计以及丰富的修辞运用等文学创作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世界。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作品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够获得深刻的情感共鸣及人生启示。

——摘自豆瓣读书

相关文章

  • 对比作用

    对比的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

  • 浮萍?浮萍?浮萍!

    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人找我。 是我想象中很多罢了。 我自以为是的重要程度,常常让我神经处于紧绷的状态。 梦中的奇景,...

  • 小窗风卷落花丝——清新可喜的白描诗两首

    白描:在中国绘画中,用简练的线条勾勒画面,赋型写意,不加色彩,谓之白描。而这种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就是用简练的语言,...

  • 语言描写方法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方...

  • 魔力伏笔  生生不息

    伏笔指的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作者会在文本中给出之后会发生事情的线索或者暗示。通常这些线索会很细微,所以它们会...

  • 看电影学语文之象征手法《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这部影片在电影届的地位无需赘述。 本文探讨这部电影的象征手法应用。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简而言之...

  • 人、物描写、叙事、风景、游记怎么写?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描写,描绘、摹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景的状态具体描绘出来,写得有声、有色、...

  • 书评|悲惨世界与九三年

    维克多·雨果在文学创作时有一大特点:对比手法的极致运用。 在其中晚期作品《悲惨世界》和晚期作品《九三年》中,最大的...

  • 珐琅探微

    提到珐琅最先映入脑海的是什么 是漂亮的色泽 是精致的图案 是奇幻的技艺 90年代旅游业刚兴起之初 大家到北京去旅行...

  • 古风.探微

    欲穷古今理, 探究如登梯。 千里起跬步, 细涓汇成溪。 曲突无人问, 焦烂当赏激? 微沫未可见, 势成已失机。 中华通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萍》文学创作手法探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zr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