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终聚会,好友聚一起聊聊近况。开影楼的朋友说我从摄影行业转到保险行业,算是彻底转行了。而我则坚持说并未转行。席间三言两语,难以完全解释。又不想像教书一样认真地给朋友上课,闲聊本身就是碎片化地范范而谈,重在交换信息,而非说服对方必须接受某个观点。
闲暇细想,保险与摄影之间地共同之处,也颇为有趣,值得与大家分享。
首先要说一个认识。自己以前从事的算是艺术行业,而艺术的本质是自由记忆。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串联各种信息,用各种独特的方式和技术进行表达。对于真正的艺术思维来说,其实并无所谓的行业局限,只是喜欢与不喜欢,有趣与无趣的区别而已。对于现代社会的艺术来说,远不是琴棋书画这样传统的概念了。一部好莱坞大片背后工程团队,各类人员混合协作,已是科技前沿。
一路走来,都是似乎都是以趣味为主导。以前做动画是因为这事一件想想就令人激动的事情。从无到有地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塑造一群独特的角色,编织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之后从事信息系统集成,一套工程学思维组合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也是充满严谨独特的想象。到影视教学,把整个视觉艺术拆散、分解、重组、模块化地输入,配合互动,构建思维框架。再到商业摄影,量身定制地了解每一位独特地客户。
现在所选择的保险也是如此。有魅力的部分依然有魅力。保险涵盖法律、医疗、金融三块儿知识,内容上就很丰富。简略对比一下保险与摄影相似之处吧。
摄影实战时需要关注三个参数,光圈、快门、感光度。保险实务关注的三个参数,杠杆(保费保额比值)、保障范围、现金价值。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景物周围越模糊。保险杠杆越大理赔条件越苛刻、发生概率越渺茫。2、快门越快,动态图像越不容易出现残影。保险等待期越短,保障的时间越长相应的保险责任越有价值。3、感光度高低决定一张照片的像素质量。保单的现金价值决定一份保险真正的质量。
摄影师通常备个大三元以应对大部分拍摄情况,有广角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保险配置通常也是用三类保险产品覆盖,百万医疗、重疾险、寿险。摄影镜头中有不同焦段的定焦提高画质。保险产品中也有各种定期险,解决特定时期的风险问题。
人们通常以为照片拍完了就不能改了。对于会后期的人来说很多都可以修。人们也通常认为保单买定了就不能改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一张高质量的保单很多信息都是可以变更调整的。当然如果拍的太次,照片是没法修的。险种太普通,调节的余地自然也小。
市场上手机、微单、单反都能拍照片,实际上专业单反的价值是很久不变的。市场上互联网保险、保险经纪、保险公司都能提供保险产品,而保险公司专有的高质量保险也是其他场景无法比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