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当你取得优异的成绩,得到了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奖赏和同学的羡慕时,你的心情是不是也非常激动呢?你是不是觉得学习成了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呢?你当然会这么觉得,这就是“报酬效应”的神奇作用。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带着两组小孩子来到镇上的小河边,告诉其中一组的孩子:“我一发出口令,你们就跑到教堂那里去,那里正在举行婚礼,先跑到的可能会得到小糖果。”然后,他又对另一组孩子说:“你们要尽快跑到教堂那里,越快越好,谁落后我就会惩罚谁。”
随着一声令下,两组孩子都飞快地跑起来,要知道从河边到教堂有很长的一段路程。结果,那组知道先跑到教堂可能有糖吃,还可以看到婚礼的孩子,都领先跑到了,而且到了以后大多还很兴奋。而另一组孩子有的掉队了,有的干脆跑了一半就停了下来,停下来的孩子多了,大家也就不怕被惩罚了。
从这个实验中,斯宾塞做出如下总结:第一组孩子在开始跑的时候就把“跑到教堂”这件事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跑起来就轻松得多;另一组孩子则把“跑到教堂”这件事当作了一个命令,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尽管有惩罚的威胁,但作用仍然不大。
如果你懂得奖赏自己,就不会被无力感束缚。
莹莹是一名初中生,她的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很多同学都感到奇怪,为什么她的每科成绩都那么好。
有一天,老师让莹莹把她那套好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大家。莹莹沉思了一下,抬头对大家笑了笑,然后说:“我说出来,你们别笑。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方法,只不过我这个人喜欢幻想,喜欢在幻想中奖励自己。”
接着,莹莹还说她并没有什么实物来奖励自己。当自己背会一道题时,就眯起眼睛想象着老师高兴地表扬她,同学们羡慕地望着她的情景。当自己攻破了一道难题时,她就会想象着自己考试时,可以用做这道题的时间去做别的题,成绩自然也一定会比别人高。当自己每记住几个单词后,就想象着到暑假时,就能记下500个单词,那时,她就可以轻松自在地去游玩几天,而不用担心还有许多单词没有背下来了。
莹莹就是用这种方法,使自己的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不过,她每次的想象时间绝不超过10秒钟,所以完全不会耽误学习。
读后感:当你取得优异的成绩,得到了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奖赏和同学的羡慕时,你的心情是不是也非常激动呢?你是不是觉得学习成了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呢?你当然会这么觉得,这就是“报酬效应”的神奇作用。巧妙运用莹莹的幻想奖励法,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会有所收获,整个学习过程都会变得津津有味、充满乐趣。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亲爱的朋友们,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