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华》真心是一部国产良心制作。不靠流量,不靠哗众取宠。单纯的纪念他们那一代逝去的芳华。我曾经发誓,再也不花钱去影院看国产剧了,简直是浪费金钱。然而,这个不一样,因为严歌苓自写自编的电影,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在我看来堪比《平凡的世界》,这部电影是冯小刚对青春的纪念。他们两个都曾经在文工团待过,因此对他们的青春有很多的共鸣,他们创造是为了给自己留念,所以我难以相信,会把这个剧本糟蹋。
这部电影,我流泪三次。那么就以我的泪点为线索,写一下我的感受吧。
第一次流泪,是何小萍跟父亲讲自己的委屈。有的人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跟舍友借军装照相。严歌苓解释,因为她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正常的需求都不会通过正常的途径表达。所以选择了偷军装照相。这让我想起我的舍友,因为我俩的桌子紧靠,很多很多次,她把擦过鼻涕的纸丢在我桌上,也不收拾。我说过好多次没有用,以至于有一次,我看到她把裤子放在我凳子上,生气的扔到了地上。跳出来看,我当然做的过分,以至于当时我就知道自己过分,可是,我想的是,如果不让她知道,我对这类事情的介意,她就不能真正改正自己。从那之后,她就很少再发生把垃圾往我桌上扔之类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刚出门没多久,忽然想起落下了什么东西,返回宿舍找。就发现,她用我的卷发海绵正在臭美。卷发海绵是放在我的抽屉里的,我这个舍友就是这样,经常找什么东西随便打开别人抽屉。当时她看我进来,肯定心里也慌了一下吧。跟我说,同珍,用一下你的这个。我说,恩,你用吧。我没有发脾气,因为我知道,她之所以不跟我讲一声擅自使用说明,她觉得我可能会拒绝她,或者我对她的态度让她都不敢正常和我沟通需求了。所以,我也能理解何小萍这种状态,尤其在那个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里。所以,当她告诉父亲,自己故意把身体弄病,高烧三天换来母亲一个拥抱,我就感到难过。为那个时代悲哀,当然,即使当代,也有N多父母,不懂孩子真正的需求。随意斥责,辱骂孩子。
我真希望,每个想做父母的人上岗前都经历培训,那些不想做父母的人就不要要孩子虐待生命了,好像是个奢望啊。每每看到被父母错误教育的孩子,我都心生悲哀。
第二次流泪是何小萍的父亲去世。终于要平反了。他却没开始享受新的生活就走了。文革大跃进毁了一批人,也培养了一批小恶魔。对于后者,没办法评价。因为倘若把我自己放到那个时代,我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一个小红卫兵去打本应受人尊敬的人,还满脑子的爱国主义。在我小的时候,一直以为国民党是大坏蛋。后来,直到都快大学了吧,我才知道,哦,原来国民党为对抗外来侵略同样做了很多牺牲。国民党也有一批很厉害应该受人尊敬的将领。所以,小的时候,我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孙中山那么受人尊敬呢!倘若生在文革,我可能就是一个小恶魔吧。对于前一种人,我深深地难过,痛心。更是想骂祖国。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夹边沟记事》讲述的是受文革迫害的幸存者曾经的遭迫害经历和现状。里面,有两个故事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一个男孩英俊潇洒,打篮球很棒。受人尊敬,意气风发。他以为他的人生会步步高。那时,他还谈了恋爱。可是,突如其来的文化革命,使他跌入深渊。被批斗,被侮辱。慢慢地,昔日年华都已远去,他在迫害中成为一个不敢有奢望,不敢有憧憬的人。平反后,他也不敢再联系那个他曾深爱的姑娘。因为人家大学毕业,感觉自己深深地配不上啊。笔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已经六七十岁,最后结束了,他告诉笔者,如果他见到他曾经爱过的那个人,只需要带一句话就好,在他心里,她还是那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因为政治,因为一场人力不可抗拒的荒谬,他的人生,从瀑布变成了干涸的荒漠。生命只有这一次,每每想起我便痛恨文革。另外一个故事,是一个老人家妻子要和他离婚。因为,发现他偷吃生玉米面。而家里不至于穷的吃不起饭啊,说过他,也戒不了。妻子觉得他心里变态,要求离婚。而那人告诉笔者,十年文革,饿怕了。那真的是一个偷吃死人肉的时代。所以,后来日子渐渐好起来,总怕是梦。闻着玉米面的清香,吃几口,才踏实。
那些没有写出来的故事何其之多。那是一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那是一个三人成虎的时代。想想我都害怕。更是为那些蓬勃的生命一下子夭折而痛心流泪。珍惜我们现在的光阴吧,毕竟,它是充满希望。
第三次流泪是战争。如果,之前我是隐忍的流泪,那么战争的时候,我真的是借着高昂的音乐嚎啕大哭。我们的国旗真的是前辈们的鲜血染成。那个时代太多高尚的灵魂,为的是让下一代人生活在光明里,英勇献身。所以,我觉得,要常怀感恩。人们都说现在是一个拼爹妈的时代,可是,有没有想过,没有那些英勇的烈士,我们今天哪有什么机会拼爹拼妈。和平已是来之不易,剩下的都要靠自己。现在我们随便一个人的生活水平那都是堪比周总理的。人们的不平衡总是来自于和他人的横向比较,在我看来不如和自己纵向比较。过多的怨气,不满,一定是自己太挫,自己的行动不能满足对自己的憧憬,抱怨他人,抱怨社会。仿佛机会的大门向你打开,你就能多么顺心如意似的。而事实上,这样的人只会活在这样的状态里。不抱怨的人早就脚踏实地用行动为自己创造环境,让自己变得更好。

看到战争的一幕,我简直有种想去烈士陵园扫一下墓的冲动。我觉得,我们不好好生活都对不起先辈。
再来聊聊电影里的人物。刘峰,真的就是时代造就的产物。他把自己活成了绝对正确。没有人能从他身上找出什么瑕疵。因为他活的那么无私,全不为己。这样的人在当代看来就是傻X,可是那个时代不是,即使我活在那个时代,也不会意识到任何不妥,我会向刘峰学习,我会由衷钦佩他。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三观是可以主观培养。原来世俗标准的是非对错不一定真的是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简直把自己吓一跳。我小学的时候,乐于助人,见义勇为都还是好人的标准呢。据说,现在小学课本已经不这么教小朋友了。因为,坏人正是利用这一点大肆行骗。我曾经以为唯物主义,科学民主一定一定就是对的。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上某些国家人们信奉的竟然是有神论。甚至有些科学家都是如此,但他并无不妥。只是信仰不同。
那一刻,我觉得国家欺骗了我。我满脑子都是世俗标准的意义。我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原来还有那样。刘峰倘若活在这个时代,会不会生气?他活成了社会意义,却没有活成自己。
至于其他人,我就不想聊什么。因为,他们在一个不健康的环境下长大。对他们甚至连批评都不可以,那是时代的错误。
电影临快结尾,还穿插了公职人员的懒散。这不是一个时代的事,看的让人难受。因为这就是日日发生在人民群众身上的压迫。新的社会,我们仍旧不完全是主人,仍旧有压迫。对此,我已不报希望。只能努力提升自己。
严歌苓曾说,国外的求学撕碎了她的三观,重塑她的三观。随着后来阅历的丰富,她越来越没有三观。只有理解,事物的角度多样性,造成结果的多样性。
再来说电影的色彩,有一种怀旧的悲伤。又充满了阳光。真是一个回忆杀,光和影运用的很和谐悦目。
最后,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就是,好好珍惜当下,好好生活。每一个逝去的今天,都是你明天想回也回不去的昔日。“而今乐事他年泪”还是多给自己留些回味。把握好自己的芳华。
出了电影院,我深深感恩活在21世纪。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要做一个强大的人,耐挫的人,做一个不停反省,日益成长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