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暑假,两个高中同学去找我玩,在外婆家,我妈妈那天也在。在饭桌上,外婆说,你们都是好人家的孩子享福啊,不像我家的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当时我不知为什么眼眶一热,只好低下头吃饭。低下头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觉得在同学面前,而且还是男同学,被突然爆料家里很穷这件事情很丢人。虽然那个年代的贫富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显著,但是对于贫穷的嫌弃和处于贫穷的自卑跟现在是一样的。也因为那个年代的贫富差距并不显著,儿时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外婆在说“苦水里泡大”时那种深深的怜悯,更不可能体会到穷将对我的成长造成什么样的心理烙印。
很奇怪的是在学生时代,几乎没有什么同学认为我来自很穷的家庭,甚至有很多次跟同学们说起我家里很穷的时候,他们都不相信。不知道是因为我的伪装技术太高超,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一直以来我想让别人相信我家里很穷,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我想让他们说出,你在那么苦的条件下长大,还能做到如此成绩,真的很了不起啊这样的赞美。然而我好像从来都没有,即使有也最多是寥有几次接收到这样的反馈。
家里很穷的事实,和没有人相信我家里很穷的事实,一度让我很痛苦。我一方面觉得贫穷并没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不知道就不知道,另一方面又想要前面提到的那种来自别人的赞叹。
而对于贫穷的记忆,有这么几件印象深刻。在读研之前我买新衣服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每一次买的新衣服的样子还记忆犹新。高一刚入学后没多久,有一天英语老师把我叫到教师外面,偷偷送给我一件很厚的白色毛衣,说还是很新的她几乎没穿过。对于她对我表示关心的同时又很照顾我面子不想让我感受到被施舍的自卑感的做法到现在我仍很是感恩。那是我儿时唯一一次接受别人物质帮助的同时感受到了尊重而不是怜悯,对一个身处穷苦的人来说,尊重有多么可贵,而感受到被怜悯和自卑又是多么平常!高中(00-03年)我住校,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00-120元,除非真的是没有可以穿的衣服了,我从来不开口问家里要钱买衣服,妈妈在一个学校里做宿舍清洁员经常会捡一些衣服鞋子给我穿。有两次我给爸爸打了很多次电话他都没有送钱来,只好去找班主任借钱吃饭,那种难以企口但是又不得不为之的感受仍记忆犹新。有一次表妹原本送给我一条她不要穿的牛仔裤但是后来又要回去了我心里失望了好久。大学的生活费是每个月300元,吃饭穿衣一切都在里面,所以超过50块的衣服真的是很贵很贵了。最要命的是家里人觉得你是不是还能再省一点,所以我一方面觉得已经很省了,一方面又因为家里的念叨和没人相信我家很穷这两件事情而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败家了。
从小爸妈就经常吵架打架,绝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没有钱,真真是印证了那句“贫贱夫妻百事哀”。而从小我就不认同他们仅仅是因为没有钱才打架,我讨厌他们打架,我更讨厌他们把打架的原因全部归咎于贫穷。小时候我就想,我将来要嫁个没钱的人,但是我们不打架,我们相亲相爱的,我要告诉他们你们错了,金钱不是唯一,贫穷不代表不能有爱和温暖。没想到小时候的这种想法竟然真的成了我择偶观的一部分。我跟老公认识的时候,同时有另外两个人对我有意思,老公在我们现在定居的城市一无所有,另外两个都买了房子,但是我丝毫没有犹豫地选择了让我情感上更有安全感的老公。现在我们俩也偶尔会因为金钱,准确地说是因为钱不够而争吵,好几次吵架之后我内心也深深体会到“贫贱夫妻”的悲哀。但是,金钱不是唯一,贫穷不代表不能有爱和温暖这个从小就在心里扎根的信念让我坚持着去经营和维护着我们的小家庭,让我穷并快乐着。
现在我家的经济条件已经好转了,爸妈还是经常吵架,钱仍然是主要原因之一。每次他们吵架,我就感到一股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平时也会有,只是在父母吵架、生病之后就感到特别的强烈。关于这种压力,在《一个博士儿媳眼里的乡村图景》这篇文章里面描述得淋漓尽致,是我感同身受但又写不出来的。
但是“在苦水里泡大”的经历也给了我抵抗这种压力的力量。在与贫穷共舞的时光里,我曾经向外求而不得的,渐渐转向向内求,渐渐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接受有很多事,一己之力能够做到的只能是尽力而为。在某一个心情低落失眠的深夜,我问自己,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最想回到哪个时间点?在把每一个想回到的时间点都幻想一遍之后,发现更有力量去继续现在的生活了,因为最重要的是此刻,如何拥抱过去之后转身去迎接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