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同学父亲,致敬!)
虹溪,一个很古的行政地名。
早在西汉文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区域内(今市境西南部)即设律高县,属益州郡。东汉及蜀汉时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改益州郡为建宁郡,把原属牂牁郡的毋单、同并划归建宁郡,把原属益州郡的律高县改为修云县。这样,市境区域内紧紧相连的同并、毋单、修云均属建宁郡辖制。公元265年后,又置兴古郡,据史学家考证,其郡治即在今虹溪镇。魏晋南北朝,该地渐为爨氏为掌控。公元589年,隋灭南朝时,爨氏势力衰微,该地各部落土酋据地自雄,遂称十八寨。
明正德年间,世居十八寨的土酋阿寺阿勿反明起义,即被云南巡抚何孟春、巡抚陈睿率军平定,在此地设云南十八寨守御千户所,移陆凉(今陆良)后卫伍军镇守。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由乡绅王炽等倡议,以虹溪八景之虹溪春水之景为名,并报省府批准,改名虹溪。虹溪自西汉文封二年迄今二千一百多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有文庙、武庙、文昌宫、魁星阁、文笔塔、三代一品坊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1项,文物普查名录达39项。
虹溪很美,走进虹溪的人,无不为她四季如春的美景所吸引。早在400年前,一个四川宜宾名叫陈卿的人,其官至按察佥使,曾奉命来新设置的云南十八寨守御千户所所城巡视,对这里如诗如画的山水,当即挥豪,写下了传唱千百年的虹溪八景七律诗。
所城八景,载入碑文(已佚敬不知所终),也载入《弥勒州志》文记其迹,诗咏其性。其八景以次为螺峰晚翠、虹溪春水、芦渚秋月、山花烟雨、北岗樵唱、南亩农耕、鸡洞仙踪、龙池灵应。在诗人的眼里,整个虹溪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东有鸡洞仙踪和黄家庄湖、南有螺峰晚翠和农家田园,西有山花烟雨,北有北岗樵唱,城中有虹溪春水和芦渚秋月。当然,虹溪的美还不仅仅是这八景,还有西山叠峰的睡美人,扎营山的硕笔书天,白云水库的波光粼粼,南滇一绝的白龙溶洞。这些美景,也是陈卿以后虹溪人创造的。
虹溪的美是一种宁静,这里没有嘈杂,没有紊乱,但又不像其他地方的景色那样单一,那样缺少层次。整个虹溪坝子就像一口锅,四面高来中间窝。在这个四围被群山环抱的小盆地里,它那四季如春宜人舒适的气候与省城昆明一样。
即使在冬天,这里依然有和煦的阳光在轻抚大地,从年头到岁尾,花潮如海,春色常驻,故素有小昆明之称。
虹溪位于乌蒙山山脉之南延,南盘江东岸,这里秀峰簇拥,湖水映衬。盆地土地肥沃,地下水源充沛,物产丰饶,是弥勒市水稻、烤烟主产区。据乾隆《弥勒州志》载,早在清雍正年间,虹溪即有烟叶买卖抽税的记载,至民国初中后期,虹溪烟丝加工作坊已达数十家。抗战胜利后,虹溪有几户烟农将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试种成功的美国大金叶引入该地种植,后逐年推广种植,其烟香气馥郁,烟味馥厚,终成闻名遐迩的地方名牌。
虹溪,钟灵毓秀,代有人才,这里地灵则人杰,人杰则地名,上天给予这里太多的惠赠。
据《弥勒县情》载,2017年年底统计,虹溪有国土面积157平方公里,有人口47026人。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以城中心的南正街划界,把它人为的分为东门街和西门街。就在这条不足5000米长的东西大街上,走出了许许多多的名人志士,为我辈弥勒人、云南人演绎了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也为弥勒人、云南人留下了极其丰厚的精神财富。他们是虹溪人的骄傲,也是弥勒人的自豪,更是云南人的珍爱。
我们向乡贤致敬,向乡贤学习!
虹溪乡贤,自推东门街富商王炽以及以他为代表的王鸿图、王天船祖孙三人,他们赶马行商,经商致富,富甲天下,造就了清末民初滇商近百年辉煌,其经商的儒商理念,即以孝缘亲,以忠报国,以德经商,以义用钱,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西门药铺姜梅龄,早年留洋日本,参加同盟会,跟随孙中山,成为护国名将,并被孙中山任命为北伐军总参谋长,是虹溪同盟第一人。抗日战争时期,先有西门街吴子谦,有宣传智等一批热血青年投奔延安,融入革命洪炉。再有西门街姜昌,不仅仅自己献身航天事业,还将其子女四人也一并带入祖国伟大广袤的航天伟业中。以至科技领域、文化领域、发明创造如施沛德、孔令宏、董林等等,更是举不胜举......
正是这些灿若星辰的仁人志士、地方乡贤,使虹溪名闻天下、他们为弥勒人争光、为云南人添彩。
愿历史的星空照亮现实!
愿虹溪的明天更加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