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相在不同人的认知世界里各不相同。
庄子在《齐物论》《应帝王》里都讲到一个故事:上古时期有两位神仙,一个叫王倪,一个叫齧缺,齧缺是王倪的弟子,王倪是太上老君的弟子,是一位得道的高人。
有一天齧缺问老师王倪:世间万物有没有相同的是非标准?王倪说:我怎么知道?
齧缺继续问:那你知道你自己不知道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
齧缺又问:那这样你对世界万事万物不就都不理解了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
直男齧缺第四次发问:你不知道,那至人知道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
真是无语,但齧缺特别高兴,跑到王倪老师太上老君那里,说:师爷,我开悟了!
所以请问齧缺开的是哪门子悟?
我怎么知道?🤦♂️(๑>_<๑)
其实庄子用一个故事发出了灵魂拷问,人生的真相是什么?
首先齧缺连续四次追问的问题是真的不知道,是天真无邪,而王倪四次回答,也许确实是不知道。可是王倪的不知道和齧缺的不知道不在一个层次。
只是因为王倪知道的太多了,他才知道:世间哪有万全法,不如浮生半日闲。
比如你问我什么是美丽,我会说:长发飘飘是美,你说:不,我喜欢短发的飒爽英姿。
人生就是一场梦幻,最后都归结成空。
那王倪到底回没回答齧缺呢?似答非答,亦真亦假,如梦如幻。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人生就像一个钟摆,我们在无聊和痛苦之间不断地摆动。当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你会很痛苦,当你的欲望得道满足,你又会觉得无聊。
但是叔本华这个老六,一边说着人生是场悲剧,一边自己的人生非常幸福美满。
叔本华出生在贵族世家,祖上几代都是富商,他一生都衣食无忧,他却责怪父母,没有和他商量,将他带到这个世界,打扰了他长眠于无的快乐。
所以我们听起来像极了矫情的富二代在那里凡尔赛。
但我们仔细想想,人生是不是像钟摆,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人性的根本就是永不满足,我们会觉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我们才会生出那么多烦恼,才会手握白米饭,还要望着白月光。
殊不知,我们的烦恼也许是别人努力的目标,或是无法企及的未来。我们手中的白米饭也许是别人眼中的白月光。
李商隐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才会让那么多人一听便十分心痛。
正如年轻的你没有工作和家庭,还是觉得很烦,十年以后回想当年那些平常的日子竟是如此简单美好。
少年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所以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真相,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齧缺开悟了,悟到的到底是什么?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在全书讲了明朝风云和王侯将相之后,最后却用一个相对“普通”的徐霞客,作为整部巨著的结尾。
徐霞客为什么要费尽千辛万苦,没有利益和前途却依然一直游历不止?哪怕穷尽毕生的心血。
他的话是:“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在当年明月看来,徐霞客留下的这个回答足以藐视所有的王侯将相,因此他将徐霞客的话总结为:“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并将它作为《明朝那写事儿》最完美的结束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