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烽火戏诸侯
《史记》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译文:
褒姒不爱笑,幽王用了各种办法想让她笑,褒姒仍然不笑。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有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为了让褒姒笑,幽王点燃了烽火)诸侯全都赶来了,到了之后却不见有敌寇,褒姒看了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为褒姒点了好几次烽火。后来因为不讲信用,诸侯渐渐就不来了。
周幽王用虢石父做卿,当权掌事,国都的人都很怨恨。虢石父为人花言巧语,善于谄媚君主又贪财好利,幽王却任他为政。幽王还废掉了申皇后,逐走太子。申侯大怒,联合缯国和西部的少数民族犬戎攻击幽王。幽王点起了烽火召集军队,诸侯军队都没有来。联军在骊山下杀死了周幽王,俘获了褒姒,把周朝的财物劫掠干净就离开了。于是诸侯就依附申侯一起立幽王以前的太子宜臼,这就是周平王,由平王承继周朝的社稷。
扩展: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个王。有一年,褒族为了讨好周幽王,把美女褒姒送给他,周幽王十分喜欢。不久,褒姒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伯服。褒姒虽然深得周幽王的宠爱,但却从来没有笑过。周幽王千方百计地引她笑,但都是徒劳。
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竞想出个点燃烽火的办法来。烽火是当时为了保障国家安全而在边界设的,相当于现在的报警设备。如果敌人在夜里入侵,守兵便在烽火台点燃柴火;如果敌人在白天来犯,则点燃干狼粪放烟,而且是一处接一处,一直点燃到远方。诸侯看见烟火,就会立即赶来救援。
这天,周幽王带着褒姒到骊山去玩,下令点起烽火。各路诸侯看到烟火,立即率兵匆忙赶来。褒姒看见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赶来,乱作一团,乐得开口笑了。而诸侯们白白跑了一趟,都快快而返。幽王为了欣赏褒姒笑的媚态,屡次点起烽火,诸侯屡次上当,后来就不再来了。
有一次,敌人真的入侵了,这是因为王后的父亲申侯恨幽王废王后和太子,便联合缯侯和犬戎起兵攻打幽王。幽王盼诸侯们来救,但诸侯们却以为这又是幽王在戏弄他们,便无人前来救援。幽王势单力薄,被杀于骊山下,西周从此灭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