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漫谈

作者: 曼特宁与黄糖 | 来源:发表于2016-07-11 00:33 被阅读0次

          一次投资人会议上关注到了几个上升比较快的APP,其中一个就是简书,于是下载观察,看了不少天觉得要做的事情就是一个微信公众号2.0。我个人是个算账的,也做点投资,没事喜欢喝杯咖啡扯扯淡。

         今天是礼拜天,我是个基督教徒,周末去做了礼拜,牧师是一个喜欢收藏书画的老先生。我的爷爷恰巧是个小书法家,就一直关系不错了。今天聊到了书画的鉴赏。这个我其实是不在行的,充其量是认识些能报价的人,可对于他们报的数据,我也是持有职业习惯似的怀疑态度的。一评价书法:章法阿、留白啊、圆熟 精当 浑厚 细腻 方圆结合,聊小篆什么的又得换套说词,然后还没有鉴赏完,你还得说书画家当时的情怀,以笔取胜还是以构思取胜,笔情墨趣中传达出一种超然自得的心境……其实我是很想说:还是炒股票好,我几个数据就能看的出来价值信息,这没有指标的行业,我还是看看就好了,因为太累;

          对于指标,我也在这分享分享我的一些观点,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共鸣。

    经济指标,我的观点是不能不用,不能乱用。

    一旦一个经济指标开始过于流行,就失去了它的预测价值。

                                                                                                               ——古德哈特定律(Goodhart's law)


    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是英央行前理事,是国际上关于金融稳定问题的主要权威;正是采纳了他的建议,香港才度过了1983年的金融危机。同时他也因为其在国际金融领域提出的两个法则而著名,这两个法则是:48小时法则和古德哈特法则。

    所以,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知道各种指标,然后的任务才是运用。

    指标用的不好的,比如围观群众,有的看PE有的看PS,有的看PPI炒大宗…都喜欢趋向于单一化。收益就会受到古德哈特的法则的约束。

    指标玩的好的,比如著名的高盛,当年在期货市场操纵原油价格几乎已

    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好在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政府没能对他下手。高盛的一个油价预测模型,之后对于模型能够预测价格波动这种故事再也不会相信了,因为伟大的高盛总能在一个模型实效以后迅速开发出另一个“有效”的新模型跟上油价的波动。

    这是什么概念?你在瞪着人力小三轮,我开着的是自动驾驶的特斯拉。好了,开不上特斯拉的无人驾驶,也还是要有一辆八手奥拓的。指标还是起码要搞清楚的。

    一、多管闲事指标:

    为什么叫多管闲事呢,因为以国外经济数据为主。重要性呢就不啰嗦了。

    【美国】 这个老大哥,我关注的数据有点多。

    1.非农就业数据及失业率:每月第一个星期的星期五公布上一个月的资料。它是反映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失业率降低或非农业就业人口增加,表示景气转好,利率可能调升,对美元有利;反之则对美元不利。 (各网站均有推送,及时瞅一眼与预期值的偏差即可)

    2、贸易收支:每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四公布两个月前的资料。它反映了该国在一段时期内对外贸易总额的收入与支出的多少,贸易货币流入减流出为正就是贸易盈余为负就是贸易赤字。如果贸易赤字扩大,反映进口大于出口的金额在扩大,说明美国商品吸引力不及外国商品,美国决策者将可能采取行动使美元贬值来改善贸易赤字,这对美元不利。相反,贸易赤字下降有利于美元。有的国家如果贸易收支是盈余,那么盈余增大有利于该国货币走强。

    3、国内生产总额(GDP):每年的1、4、7、10 月底公布上一季度的初值,之后两个月会公布两次修正值。GDP  是代表一个国家境内的全部经济活动,不论谁拥有生产资产。例如:外国公司在美国设立子公司,即使将营利汇回其位于其它国家的母公司,其营利仍是美国 GDP    的一部份。GDP的数字高,表示该国的投资效率佳,海外资金容易流入,其币值自然会往上攀升;

    4、利率决定及会议细节:每月上旬公布,两周后公布会议细节。

    5、资本流动数据:每月16 日到19 日公布两个月前的数据。(该数据是针对美国债券及股票的资金流动情况,不包括直接投资。)

    6、经常帐:每年3、6、9、12 月公布前一季度的数据。经常帐为一国收支表上的主要项目,内容记载一个国家与外国包括因为商品、劳务进出口、投资所得、其它商品与劳务所得以及片面转移等因素所产生的资金流出与流入的状况。如果其余额是正数﹙顺差﹚,表示本国的净国外财富或净国外投资增加。如果是负数﹙逆差﹚,表示本国的净国外财富或投资减少。一国经常帐逆差扩大,该国币值将贬。

    7、零售销售:每个月 11日至14日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反映了不包括服务业在内的零售业以现金、信用卡形式的商品交易情况。零售额的提升,代表个人消费支出的增加,经济情况好转;反之如果零售额下降,则代表景气趋缓或不佳,利率可能调降,对美元偏向利空。

    8、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每月第三个星期公布上个月数据。反映了消费者目前花费在商品、劳务等的价格变化,显示了通货膨胀的变化状况,是人们观察该国通货膨胀的一项重

    要指标。

    9、个人收入,个人支出:每月的第四个星期。个人收入包括一切从工资及社会福利所取得的收入,反映了该国个人的实际购买力水平,预示了未来消费者对于商品、服务等需求的变化。个人支出包括个人购买商品和劳务两方面的支出,是衡量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指标。个人所得提高,代表经济好转,而个人消费支出可能会增加,当其它经济数据开始出现连续性成长,个人所得与消费支出大于预估值的话,市场可能会预期美国联邦准备局将提高利率,对美元偏向利多。

    10、新屋开工:每月的16 号至19 号间公布。衡量该国建筑业活跃程度的指标,由于建筑业为经济发展变化周期中的先导产业,预示未来经济的变化。新屋开工率与建照准许率的增加,理论上对于美元来说,偏向利多,不过仍须合并其它经济数据一同作考量。

    【日本】

    日本短观报告:每个季度末或下季度初公布。短观报告 ( Tankan)  是日本的景气领先行指标之一,根据历史显示日本政府每季公布的企业短观报告数据极具代表性,能准确预测日本未来的经济走势。日本政府每季会对近一万家企业作未来产业趋势调查,受访对象分成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各分成大、中、小型企业,调查企业对短期经济前景的信心,以及对现时与未来经济状况与公司盈利前景的看法。调查结果负数表示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的公司多于感到乐观的公司,而正数则表示对经济前景感到乐观的公司多于感到悲观的公司。

    (这个除了关注FX,日经都可以)

    【海湾国家】

    我重点观察的一个是外汇储备与油价的比值,这个其实可以放在大宗商品的栏目里的。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提出一国国际储备合理规模应约为年进口额的20%-50%;沙特自2015年初伊始,2.8万亿的外汇储备一直降到现在的2.1左右,降幅25%,进口数字这几年却保持在6500亿,可以看到这个比例就从23%扩大到了30.95%,这个增幅达到了34.56%,这其实是一个帮我找油底的指标,暂且编进这“多管闲事”类宏观数据好了;

    二、几个通用先行数据:

    1、耐用品订单:一般在每月的22  号至25  号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指不易损耗商品的订购,如车辆、电器等,反映了短期内制造商生产和投资支出情况。他代表未来一个月内制造商生产情形的好坏。

    2、工厂订单:反映了消费者、厂商或政府对未来商品产出的需求。

    3、工业生产:每月15 号公布上个月的统计结果。是衡量制造业、矿业与公共事业的实质产出,衡量的基础是数量,而非金额。指数上扬,代表经济好转,利率可能会调高,对美元应是偏向利多,反之为利空。

    4、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主要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来说,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扬对美元来说大多偏向利多;下跌则为利空。

    5、消费者信心指数:反映该国国民对其经济发展的看好程度,预示了未来消费支出的变化。

    6、采购经理人指数:这个就是PMI,太熟悉了,不细说

    当月的第一个星期。反映制造业在生产、订单、价格、雇员、交货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常以50%为分界线,高于50%被认为是制造业的扩张,低于50%则意味着经济的萎缩。如十分接近60 时,则通膨的威胁将逐渐升高。一般来说,除非物价失控,出现无法遏止的恶性通货膨胀,否则,投资人很可能会预期联邦准备局将会采取紧缩利率政策,提高利率。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一般预期央行和联邦准备局可能会调低利率以刺激景气。

    单就美国讨论,全美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公布前一天,还会公布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这是全美采购经理人指数的一部分,就好像BDI和BDTI/BDCI等关系;市场往往会就芝加哥采购经理人的表现来对全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做出预期。除了对整体指数的关注外,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支付物价指数及收取物价指数也被视为物价指数的一种,而其中的就业指数更常被用来预测失业率及非农业就业人口的表现。

    10、设备使用率:每月中旬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工业生产中对设备使用的比率,通常80%的设备使用率被认为是工厂和设备的正常闲置。当设备使用率超过95%以上,代表设备使用率接近满点,通货膨胀的压力将随产能无法应付而急速升高,在市场预期利率可能升高情况下,对美元是利多。反之如果产能利用用率在90%以下,且持续下降,表示设备闲置过多,经济有衰退的现象,在市场预期利率可能降低情况下,对美元是利空。

    *我个人会常使用这个指标判断A股新股的质量;

    11、商业库存:反映商业部门对短期信贷的需求。商业库存增加,可能带动短期利率的上升,经济发展减缓,表明经济可能进入停滞状态。

    三、大宗商品系列:

    大宗商品的期货自开通以来,某种程度上是脱离实体经济的。这也难怪,你问大家期货是什么行业,没人会说属于采掘业,大家认可的都是金融业。这就是商品被赋予的金融属性远远超过背后代表的实体经济。商品金融化,股票标签化是现状。大宗商品我研究的并不多,篇幅有限,也只能先理一下说说看法 有机会再细谈。

    1.铜:2013年全球一年能产1858万吨,总体过剩29万吨(6600-8000$),从2015开始预期好转,现在看来也是弹一弹的事情。这和铜的下游息息相关。一半是电力设备行业消化的,电网也很应景的来了个四横四纵网络。15%的家用电器、10%的汽车、9%的房地产,都是大鸡建概念。产能倒是主要集中在智利、印尼,中国消化45%。看什么指标应该很明朗了;

    2.铝:2009年至今产能攀升。全球5000万吨/年。中国约2500万吨(72%开工率)。下游看建筑业24%、AL2O3氧化铝用30%(仿古砖、做陶瓷什么的,其实也算半个建筑业)、电力行业再用掉50%。

    3.铅 锌:这俩货市场容量都大约是500万吨的样,国产化率45-50%,自产自销上有一点缺口,少量进口可满足。主要用于铅酸蓄电池;锌则是镀锌50%(建筑、家电、汽车5:1:1吧)、压铸合金27%、氧化物9%、黄铜6%、电池3%。

    4.钢铁:上海钢联的旗下几个网站数据很多,有一部分新增钢铁产能已经在2015-2016集中爆发,一般传导机制是这样:

    5.黄金:供应上从2011年以来比较稳定,1020-1178吨/季度。矿产金65%+再生金30%;需求上稳定在868-1195吨/季,下降趋势。珠宝50%、投资25%、政府购买10-15%;

    成本上看2.5吨金矿提炼1盎司黄金(28.35g),这么算成本在800-1400$

    看黄金是应该和美元指数一起看的,这么些年其实就是金本位制度。做了个correl简单的相关性,美元和黄金大概是-0.356的样子,相反和黄金挂钩最紧密的是日元(JPY),cor=-0.8081。正是这个金融度量衡属性的存在,还可以多关注金银比,金油比。

    6.白银:供给一直比较稳定,从2003年到现在产量也才从28788t上升到32632t,矿产开采80%,回收20%。一直的供需比较平衡,现在一年3万余吨的需求吧,美国5600,中国5200,印度3000,日本2300,德国900。下游看工业用银45%、珠宝20%、摄影5%(以前占15%,现在很典型的没落了)、奖牌10%、银器5%、投资品15%。

    7.原油:这个有点复杂,我跟踪数据除了WTI/BLT,还有BDI,当然BDI还不能完全反应油价,所以更需要关注的是BCTI和BCDI,这俩分别是Baltic Exchange Clean Tanker Index(游轮成品油运价指数)、Baltic Exchange Dirty Tanker Index(油轮原油运价指数),有什么区别呢?

    BDTI  tanker  105-300,000 dwtcrude oil

    BCTI  tanker  22-75,000 dwtoil products

    这几个数据现在就和PPI似的,一直跌,但是弹起来也快,PPI我看反转起来的态势也差不多,一言不合就翻倍。

    8.天胶:2011年初的大顶、2012的反弹到后来逼近2008的大底,现在只能卖到万把块了。这个在全球是普遍过剩的。产1200万吨,消费1170万吨,要知道橡树成熟需要5年,时间长,印尼和印度又时不时来个海啸,自然灾害就算有保险,你还得密切关注降雨量。(产能近一半在泰国、其余在印尼、印度)。需求上主要就是轮胎了,看看滞后指标重卡销量、公路货物周转率。其实国内天胶不足,大多数还是合成橡胶的,这个就还得看和顺丁、丁苯的价差,一般价差4000和3000元;

    9.沥青:需求是受公路建设影响大(注定了有季节周期性)、供给侧看下国内:华南市场过剩,华东受韩国进口沥青冲击。华北成本最高。需求上看跌,未来关注焦化料市场;

    10.甲醇:价格受限于天然气价格(天然气甲醇占比50%),主要产地中东在限产天然气,2013拉高了价格;而天然气的中国国内年需求约1920亿立方米,供给达1700亿,缺口200亿立方米=北京2年的用气量。未来缺口还将扩大。下游的甲醇制烯烃产业在1500$/吨的丙乙烯价格时最高承受3500元/吨的甲醇。

    11.PTA,精对苯二甲酸,这个2012-2014年国内产能是密集投放,目前4500万吨的规模,上游产品PX也是扩产了几年,2013年PX有1713万吨,合PTA2576万吨,PX端基本平衡。现在煤化工链条的成本具备了一定的优势;

    12.PVC:上游氯碱行业困境,中游供销恶性循环,下游消费难以保持。产能巨大,挂钩房地产。工艺上来说,电石法成本<乙烯法成本,差价400元(6800-6400,高端价)。碳化钙作为高耗能企业,每年减少100万吨落后产能,现在年产1500万吨,难以本质上缓解;

    13.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0000元左右,上游是石油、乙烯、石脑油。下游是农膜(150万吨)、塑料膜(900万吨);

    14.玻璃:2013年产量近8亿箱,1600元/T,现价875元;产能扩大明显,上游重油成本较高,纯碱倒较稳定;下游主要房地产、汽车;

    15.白糖:容易受到春节备货等事件影响,走势偏周期。主进口国:巴西、古巴、泰国、韩国(成本低10-20%)年进口260-360万吨。消费量1300万吨。全球1.5亿吨,略过剩。巴西3400万吨、泰国1100万吨。成本端看70%是糖料蔗、30%是人工辅料费用等。

    16.棉花:需求2388吨,供给2543.80吨,国储棉去库存1000万吨。主进口国有中国、土耳其、孟加拉;主出口国是美国、印度、澳大利亚。 库存看却是中国一家独大;印度、中国是主产销国;

    17.大豆豆粕:这个记得是交易所里我第一个了解的品种,因为交易员告诉我比较适合新手,而且有一个很好用的指标:油粕比,我就跟着后面慢慢做,也能赚点小钱,后来发现也是个机会成本很高的行为;年产量有2.8亿吨,美国巴西各9000万吨、阿根廷5400万吨(南美产量主要是受到运力的限制,南美主要靠公路了,90%都是公路,还有时候来一个大罢工,美国大部分走的水运,这个下次得单独说说地理形势和国际港口分部)还有一个不稳定因素来自中国的悔约,阿根廷储存期短容易集中形成抛售压力;再看看消费端,中国生猪存栏是44000-47000万头,一只猪消耗饲料大约261.5KG(乳猪到大猪),饲料年产1.8亿吨(广东较集中,10%),需要豆粕5000万吨;

    18.油脂:这是2013年的熊霸,看点在生物柴油的利多政策;棕榈油产量在2014极大,库存需要消化,2010年起中国国内大豆库存也不断高企,全球库存逐年攀升,2009年15万T,现在大约20万,港口棕榈油95万吨,往年60万吨,进口压榨大豆油企业的利润较好,豆油6000-8500,棕榈油5000-7500,菜油7500-9600。

    19.菜籽菜粕:容易受禽流感等影响,菜油上交国储、菜粕是中储统销;

    20.谷物:2013年玉米播种35690千公顷,产量21500万吨,可消化库存1.975亿吨,饲料用小麦行情不乐观,后期回暖又拖累了玉米,收储价格托底。这边要关注的指标就是生猪存栏、猪粮比6:1的平衡点,深加工行业则是从退税取消以后一直不景气,内需疲软;

    21.鸡蛋:2013年11月在大商所上市,影响因素较多,通胀率、季节规律、疫病、供需、成本、城镇化进程。这个可以做跨月套利,5-9月价差+鸡蛋、豆粕、玉米跨品种套利

    22.中期商品指数研究院对CPI有3-6个月的一个预警数据

    中期金属CIFCO Metal

    中期农产品CIFCO agricultural

    中期工业品CIFCO industrial

    这三个子类指数构成了中期商品指数,对应代码H30528;



    没有谈的还有汇率、利率、还有细分行业几个有趣的数据,后面再和大家讨论。

    PS.大多数情况我在文中谈的都是我不太擅长、但想向大家多学习的领域,所以是欢迎讨论的。对于投资而言,找到合适的对象进行讨论是必要的。但不要陷于辩论就好。——辩论的目的是说服对方而讨论的意义是找到你我思维的盲点;辩论是个技巧性游戏,我这个老实人玩不来~总之,

    我的原则是绝不在三种事务上浪费精力去辩论:宗教、政治和投资。

    晚。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指标漫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nd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