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学识起,便或多或少从人口里,听到《红楼梦》,起初只闻品名,以是烟花水月事,故弃而不置;于学堂中,先生提及,只读其中一诗,便跌入其中,从此,化作红楼迷。
一遍完归,泪眼婆娑,似同那些人儿,经历起落,品味凡尘;心有抑郁,吐不得,说不得,写不得。母亲叹我痴,痴那戏中人儿,她不知,我痴的是红尘往事,一去不归,叹那星辰斗转,情义付东流。
初始《红楼梦》,最爱黛玉,喜她那“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娇容,也爱她那满腹的才华。
她是个晶莹剔透的人儿,审时度势,初入贾府,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如此聪慧,明了寄人篱下,应当谨言慎行。
她,蕙质兰心,察言观色,心思细腻,见贾母时,贾母问其读何书,她答《四书》,后贾母便说自家的只念的几个字,她听出了弦外之音,后宝玉问时,她便回只识的几字罢了。甚比那比干还多一窍心,惹人怜爱。
她的诗,让我流连忘返,欲罢不能,每每都要笔录,研其笔墨厚重,最是爱她的《问菊》,如实写景,射影其身,身处他地,举目无亲,能陪伴其,只有宝玉,恐前不明其真心与否,不敢托其心,故自怜,叹满腔的幽怨向谁诉说。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初读时,不明“圃露庭霜”为何寂寞,后方知其无奈。纵是身处闹市,却无一人诉说。这是何等悲哀,何等寂寥之事。
她的才情,折服于我,她的明察,亦使我怜惜,苦有救世之心,却无计可施,寄人篱下,太多无奈,太多不得已,才垂泪而涕,病痛加身。
曾认为,她无管家之能,只因身体欠佳,无后台撑腰,无帮手可使,殊不知,再阅文时,看到她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却是明了,她心知肚明贾府中事,却从未提及,或与他人说,想必知自己乃外人,又无人可撑腰,方知其不说。空有治家本事,却无处可施。
前生她为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得了宝玉前身,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才得以久延岁月,后来受天地精华,雨露滋养,脱却草胎木质,可是仅修成女体,来人间报贾宝玉的灌溉之恩。此生,木石之盟,她为他的林妹妹,为他流尽泪水,以报之恩。
无奈命运作弄,她为他洗尽铅华,却落到孤落零星人,含泪而亡。他们亦是相爱的,相知的,只因爱,伤彼刺己,如若神瑛侍者,未曾见那快枯萎的株绛珠草,如若他未曾与她灌溉之恩,那么便不会有,此生缠绵之情,黛玉亦不会,含怨含泪而亡。
每读其诗,叹其才华,泣其命运,世间怎无双全法,安使她郎情妾意过一生,她是完美的,或情,或义,或智,或泪,纵然身体的病痛,自卑亦自傲的性子,亦使人爱其所有,好与不好皆爱,皆是完美。
初始《红楼梦》,浅读其文,只品的其红尘往事,后读数次,方遇多处疑问,越品越疑点甚多,后期会有续文,只因个人见解,只因个人迷惘,不作文学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