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内容:深入地论述了中国社会人间关系与西方国家的根本不同,以及由这个不同而延伸出的种种社会格局、现象等等;
感受: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在读这本书之前,在各种场合看到它被提起,次数不下几十次。假期开启阅读,浏览一遍感其深刻。确是社会学的经典书,是所有研究中国的人必读的一本书。主讲中国人的文化底层思维与社会操作系统,是研究中国人复杂思维非常重要的一块基石。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受,很多人可能也阅读研究过这本书,相信各有不一样的解读。
当然这也不代表我完全读懂了,觉得至少还得再读第二遍、第三遍…
作者开宗明义申明中国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活的特征正是取决于农民对“土”的依赖。在对中国乡村特征的认识上,有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人将“愚、弱、贫、私”作为其征候,尽管对“弱”与“贫”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愚”与“私”却定义的很牵强,作者直接辩驳了这两个方面。
首先,“愚”是指农民不识字,可是从传情达意、传递世代间经验的工具性角度,以及农民所处的空间阻隔与时间阻隔的状态来看,特殊语言与文字的功能并无二致,相反在近距离沟通中更加有效。我们也正处于现代化进程里,文字固然是现代化的工具,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但要考虑此类工具的内生性与有效性。作者就是在阐述这些工具与特征在乡土社会是如何内生的,如何发挥作用的,这种作用发挥的怎样,认为本来平行的两种工具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文字下乡的前提是要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其次,“私”的毛病很难做出评价,是需要先将群己、人我的界限划定清楚的,所以讨论这个问题前要考虑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作者分别用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比拟西洋社会和乡土中国的格局,团体格局中的个人崇尚个人主义,差序格局中的个人遵从自我主义。这种自我主义极具相对性和伸缩性,有的人同心圆网络很小,而有的人甚至可以完全依靠同心圆网络生存。所以,究其评价农民“私”的本质,其实是西洋社会的现代国家理念对乡土社会的冲击。在辨清乡土社会的整体结构后,接下来要去发现社会格局中维系私人的核心道德观念是什么。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不同的私人关系之间存在亲疏远近、高低贵贱,需要与之相配的道德要素,所以传统的道德里找不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所有的价值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因此在对某个人做道德判断前,一定要问清对象是谁,对象和自己什么关系,才能拿出相应的标准来。
社会格局是由社群这一基本单位所构成,团体格局的基本社群是团体,差序格局的基本社群是社会圈子,也可称之为“小家族”。在“家族”和“男女有别”这两个章节,作者用差序格局中最基本的社群单位——家庭以及家庭中的男女关系——与团体格局的相应概念做比较,说明家庭中“纪律排斥私情”、“男女有别”是让乡土社会呈现安稳秩序的重要因素。
从差序格局的基本社群单位来看,安稳的秩序在家庭内部已经达成,但是社会整体的有序还需要有一种明确的对秩序的治理模式。普遍的观点是将乡土社会归为“人治”,西洋社会归为“法治”,可“人治”的观点其实本身并不成立。首先,“法治”也属于广义上的“人治”,应该叫“人依法而治”。其次,望文生义的来看,“人治”是指统治者随个人好恶做决定,这种好恶难以被预期,这时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会导致天下大乱,因之根本算不上“治”。它们二者的差别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所以所谓的“人治”其实是“礼治”。“礼”作为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主要是在社会继替的教化中养成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主动服膺。同时,这带来了区别于同意权力、横暴权力的第三种权力——教化权力,并带来长老统治,“礼治”的存在条件在于社会变迁并不剧烈,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而在变迁很快的社会,所要应付的问题传统办法解决不了,需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这时法律作为控制各个人的力量出现了,也就是所谓“法治”。
所以“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即取决于在社会发生更替的同时社会变迁的速率。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其社会性质很大的一个转变就是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同时,文化的不稳定带来竞争优势在年轻人和老人间重新配置,原先的教化权力遭到了挑战,“时势造英雄”,涌现出了时势权力。
最后作者谈到人性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在乡土社会中人可以靠欲望来行事,但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于是产生“需要”,因而有了“计划”。
【部分定义】
文化: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私:由于缺乏对“公”的共识,而每个人对“公”与“私”划分的伸缩性又极强,所以很难对“私”的评价做界定。
团体:用捆柴来打比方,只指由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
团体格局:如同一捆捆、一扎扎、一把把柴火摆在一起。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
亲属关系: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伦理: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差序格局:同“伦”,即以“己”为中心,通过有差等的次序和一根根私人联系而构成的网络。
个人主义: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力上控制个人。
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具有相对性和伸缩性。
道德观念: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
代理者:团体格局社会中,执行团体意志的人。
社群:一切有组织的人群,把社群来代替普通所谓团体。
社会圈子:差序格局中的基本社群,相当于“小家族”。
事业组织:用来形容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族或家庭。在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上具有绵延性,主轴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妇是配轴,这两轴都被事业的需要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横暴权力:从社会冲突方面着眼,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权力是维持这种主从关系所必需的手段,具有压迫性质。
同意权力:从社会合作方面着眼,由于社会分工使得每个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其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权利与义务要相称,否则就当鲁滨逊。
教化权力:paternalism,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同爸爸式的权力或称长老权力,是为了被教化者,而不是为了统治关系,带来长老统治。
时势权力:“时势造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其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
长老统治:难以用民主和不民主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社会下的权宜之计。
文化与政治的区别:凡是被社会不成文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
《乡土中国》写就于上世纪40年代,受到当时交通和物流的限制,那时的大多数民众都长久地生活在彼此之间相对隔离的村庄里,而在这种稳定的小环境中,人们并不需要什么深刻且广泛适用的理论,只需要把手段和目的直接关联起来并记住,就足够应对生活了。看见蚂蚁搬家预示风雨就开沟排水,看见孩子哭闹就了解其欲长牙而擦嘴,问题解决了,至于蚂蚁搬家和天气到底有啥关系,为什么咸菜擦了婴儿嘴就能止哭,就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去追究了。
不假思索,按习惯自然行事,直接去做,这便是经验和直觉。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生活在某个狭小而稳定的环境中,那么靠着经验和直觉也足够生活了。然而直觉有个很大的bug,其适用范围一般很小,不是科学的规律或定律,不具有普世意义。换一个环境,蚂蚁和天气之间的关系就会变,换一个时间,孩子就会因为别的原因哭闹,手段与目的之间的逻辑关联消失了,人就会陷入混乱而不知所措。
今天,物流和交通迅猛地发展,人口流动超越了过往任何一个时代,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大都不愿固守在一个小地方渡过一生。在这种生活环境的剧变中,想要克服经验和直觉的局限,人们就需要更加深刻的规律带来更普世的指导,但越是深刻的规律,就越是需要广博来孕育。
从某种角度来说,广博是深刻的前提,而局限往往意味着浅薄,那种在极为有限的时空中摸索出的关联,通常与真正的规律相去很远。在现代生活中,经验和直觉有时候好使,但光靠它们是远远不够的。
理想的状态是,我们可以读到任何领域的书、接触到更多的思想,在规模化的阅读和思索中去追求广博。在无拘无束的涉猎中日积月累,才有机会结束经验和直觉对自身的限制,渐渐走入深刻和广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