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读书人,我最近几年开始大力鼓吹读书无用。
原因很简单,相比较于各种观点和理论,我比较更加相信自身的感受。
而近年来,年岁越长,越觉无能为力之事甚多,于是按多年习惯,又去纸堆中寻找答案。
然而之后,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
越读书,越迷茫,越多答案,越难选择。
于是再去读更多,于是答案更多,于是更加混乱而头绪纷乱。
知的好像越来越多,识却不见明显收获。
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遇上了一个原本以为并不存在,然而却其实真真切切存在的东西,叫做“知障”。
我们,总是会被我们最最引以为自豪的东西所限制。
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最能限制他的东西,就是书。
01
读书没用,如果你读到的只是信息。
信息只是数据,而你并不是计算机,如果你觉得你是,那么恭喜你,你很快就要被从这世界上抹去了。
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博闻强记,很快在强大的机器面前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比如,最近几天风头出尽的MASTER(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升级的阿尔法狗),已经在据说最能体现人类思维与大脑运算能力的游戏------围棋中,让一众人类的顶尖高手灰头土脸,颜面扫地。
未来,在所有有关信息与运算以及数据的精确领域,我很乐观的估计,我们会全方位的被机器代替
我们想在这些项目上不输,可能只能制造掉线之类的故障才可以了。
所以,如果我们读书是读来满脑子的信息和数据,那显然是无用的。
02
读书没用,如果你只看到了观点。
有本书里讲,人一定要靠自己,你信了。
于是当你行经泥沼而有人伸手过来时,你漠然置之然后一往无前的掉进了前面的坑。
你好不容易从坑里爬出来,赶快去找一本书看看里面怎么说。
这次的这本书里说,人要善用他人的力量,才能避免行差走错。
于是你去问别人下一条路该去哪里?
有人笑着告诉你应该去左边这条没有泥巴的小路,那里地下都没有坑,他曾经验证过。
于是你选了左边,地下确实没有坑。
而你,在专注确认脚下是否有坑的时候,被路上横亘的树枝划破了脸。
你捂着脸去找书看,寻求更加权威的答案。
我基本上可以确定你这次不会再掉进坑或者被划破脸,但我对你的旅程会否一切顺利实在更加的不太确定。
03
读书没用,如果你只是学会了套路。
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叫做《五步学会成为沟通高手》,
我最近学习的一个东西叫做《如何在三个月内涨粉十万》,
我接下来想要学习的一个课是《有了这三个工具,你的时间管理再无问题》,
.......
我承认这些书名是我杜撰出来的,因为我不想跟写书的人吵架。
不过我保证有类似的书出现,而且有数量不少的铁杆粉丝。
我并不曾完整的看过这类型书籍中的任何一本,所以可能并没有足够的权力来对这类产品进行评判。
不过姑妄言之,以一个非典型读书人之名。
任何试图为某个问题提供唯一正确解决方案的尝试都是徒劳,任何对唯一正确解决方案的迷信都是幼稚的懒惰。
而且,并不会有结果。
你可能会经常陷入到“拿着一双正确无比的筷子,依着正确无比的流程,却无法把盘子里的肉运到嘴里”的困境中。
04
读书没用,如果你只是找到了感觉。
感觉是最强大的力量,所以如果你找到了点感觉,相比上面的几种,还算有点儿收获。
然而,这也没什么用。
书里的丑小鸭找到了白马王子并且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后你跟着呵呵呵,好幸福呀
书里的大叔历经磨难终于在成功的前一天晚上离开了世界,然后你呜呜呜,好难过的
书里的小混子努力奋斗然后走上人生巅峰娶了那个白富美,然后你哈哈哈,好激动哦
.......
书里的故事,于你只是含糖的毒药或是催情的补品,情绪去后,只留怅惘。
05
你信了么?读书没有用。
所以我的建议是,
你可以去找本书看。
不开玩笑。
不过前提是,你是这样的人:
明白清楚的知道对你来说,什么是“ 用”,怎么才是“有用”;
愿意并且相信你自己可以把读过的书“用”起来;
知道信息和知识只有内化成为你的能力才会有用;
知道所有的观点都不完全正确,有能力一边接受一边批驳那些别人的观点;
知道所有的方法和套路都有更深的逻辑并且知道你自己也有逻辑;
愿意去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套路;
知道在直接的“感觉”背后,你自己强大的系统给你的暗示;
如果你告诉我,并且可以让我相信你真的是。
我可以给你推荐几本书。
后台留言吧。
很高兴认识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