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此时,村里开始流行着各种流言蜚语。
有的人说曹业的妹妹曹珠坏了祖宗的规则,嫁给了兄弟,报应到了哥哥的儿子身上。
有的人说如果女儿嫁到本村,必然会有一家不好,现在曹珠的家里业大家大,压倒了娘家。
这些流言好像真的一样,传得有鼻子有眼。原来曹珠自嫁给杨鸿后,三年抱两,先后生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眼下曹珠的肚子里又怀上了一个。
杨鸿一家的红红火火,倒映出了曹业家的凄单,村里的流言,压得曹业这个外来的“带归仔”喘不过气。
“带归仔”是当地人对外来户的一种贬称。
曹业本来就不是本村人,现在家里的继父走了,妹妹又不听话,这些本就让曹业心不安,在村里有一种抬不起头的感觉。
现在随着儿子的离世,流言的攻击,让曹业更发忧郁。他整天唉声叹气,没精打采,不多久,他也病了,咳得厉害,身体越来越差。
张英一家的生活仿佛一下子从天堂跌到了地狱。先是儿子去世,再是丈夫得病一蹶不振。
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了张英柔弱的双肩上,而此时的张英已怀上的阿源的三姐,一家人的生活就过得越加艰难了。
七个月后,阿源的三姐出世了。
又过了三年,也就是一九七二年的十月,阿源来了这个世上。
对于中年得仔的曹业和张英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他们鉴于大儿子的夭折,更加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个小生命。
曹业特此还去问神婆,为小儿子算了命。
神婆作神弄鬼一番后说:“你家里人丁不旺,是因为你的妹妹家压着你,所以你们要谨慎小心,看好小儿子。”
此时,曹珠又生了两个男孩,家里已是四男一女,人丁兴隆,不过第四个男孩也是幼年夭折。
这些事给嚼舌头的闲人带来了更多的话题。
神婆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说得有根有据,把曹业哄骗了一番。
曹业和张英信以为真,就按照神婆的“指示”,对外宣称阿源是捡回来,起了一个小名叫“阿寿”,后来同村的小孩就叫阿源为“大路寿”。
并且神婆还告诫曹业和张英,不能以父亲和母亲的名义进行抚养,以避免冲煞。
所以阿源小时,是不能叫爸爸为“爸爸”,要叫“阿哥”,也不能叫妈妈为“妈妈”,要叫“阿嫂”。
小儿子阿源的健康成长给曹业带来了希望,他的身体虽然一天不如一天,但精神状态却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阿源四岁那年,阿源的奶奶陈彩凤过世了。
阿源的记忆当中奶奶陈彩凤对他非常好,身体也一向硬朗。
那天傍晚,高大的奶奶正常地做完家务后,就往院中的竹躺椅上一躺,就睡着了。阿源就一个人在院子里玩。
大姐放学回到家后,叫了几声奶奶,看到奶奶没有反应,大姐连忙跑到大队把曹业和张英叫回来。他们才发现奶奶已经安静地离开了,无声无息。
奶奶就这样再也没有在阿源的视线里出现,阿源记挂着奶奶,就问妈妈:“阿嫂,为什么奶奶这么晚了还不回来?”
张英一把抱过阿源,说:“奶奶去了好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