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前前后后读了好几遍,但还停留在认识字,不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有些词语读起来也是一知半解的。
今天早上参加了精读课程标准小组的共读,听了两位老师的发言,才知道《语文课程标准》应该这样来读。首先,咬文嚼字地来研读。不仅要理解词语的表面意思,还要能找到词语和我们的语文课本有何联系,以及与我们的日常教学如何衔接。如课表中的“学习任务”一词,不是我们原先理解一个具体指令,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由一个大概念统领之下的多个子任务组成,这些子任务间又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其次,可以把新课标与原来的课标对比着读,这样更能发现关键问题。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课标要与语文课本对照着读,这样才能把课标中的理念与课文联系起来,让一个个概念落地生根。我们找到课标与课文的衔接点,才能发挥课标对教学行为的导向作用。在读课标时,也要注意课标前后概念之间的联系性,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就厘清“情境”和学生“语文生活实际”这两个词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咬文嚼字地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是势在必行的一件大事情。读课程标准,必须和我们的语文课本,语文教学联系起来,把课标中的一个个概念理解成一个个动词。课程标准的研读要日常化,随着理解的深入,课程标准与我们的日常教学一定会紧密相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