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韬光养晦|《道德经》28章

韬光养晦|《道德经》28章

作者: 馨韵珍Jany | 来源:发表于2024-03-04 23:06 被阅读0次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之故,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译文

认识到自己能雄健,所以安心处于雌弱的地位,做天下的小溪。做天下的小溪,谦虚的德行就不会离散,则会回复到婴儿(道)的位置。认识到自己能洁白,所以安心处于污黑的地位,做天下的法式。做天下的法式,原有的德行就不会缺损,会回复到人类的原初。认识到自己能有荣光,所以安心处于卑辱的地位,做天下的空谷。做天下的空谷,原有的德行,就能保持充足,又回复到上古的淳朴。上古的淳朴一旦分散,就变成各种器物,圣人遵循器物中的朴(道)来进行管理。所以,最高明的统治是因顺自然(遵循朴散后器物具备的朴)不必分割。

解析

只有在意识上高调,行动上低调,思想上盲目自信,实践上埋头苦干,才能从低转化为高。

道家追求的境界:绵里藏针。

老子所认为的最成功的,最美妙的人生状态,就是像天下的小溪水这样的人生状态。

复归于婴儿的状态,也就是接近了心想事成又不操心这种状态。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知其白,守其黑这种状态,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不容易出错,我们就会长时间地处于正确的状态下。

复归于朴指的是我们无所不能的意思。

修道得道的圣人按照上述的状态去修炼自己,就会成为天下万事万物的领导者,也就是官长。

相关文章

  • 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

  • 谨言慎行

    韬光养晦

  • 道德经|韬光养晦,不要显山露水——从“和光同尘”看到谦虚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 你是个韬光养晦的人吗? 古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长辈也曾...

  • 韬光养晦

    海纳百川是韬光养晦的气度, 谦虚谨慎是韬光养晦的态度, 清明理智是韬光养晦的维度。 留一份沉默给自己, ...

  • 处世之道

    韬光养晦 收敛锋芒

  • 羊太岁语录294(暗流)

    韬光养晦,勇猛精进。 20220714

  • 韬光养晦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原文译文/古文典籍大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

  • 韬光养晦

    人在生存状态中是分很多种类型的 例如年龄 : 回想起被时光偷走的儿时就会感到一种欢喜感 渐渐懂事后不知不觉中纯真一...

  • 韬光养晦

    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了之后,国内民情激荡,邓小平忍辱负重的说了四个字:韬光养晦。 曾经的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君临天下...

  • 韬光养晦

    如果天空总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韬光养晦|《道德经》28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ir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