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当中,有些人会迷茫,觉得自己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付出了那么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呢?
一家三口在北京生活,丈夫前几年单位有一个到国外出差的机会,需要去两年,收入可以比国内高出不少。
一开始妻子不同意,最后被他缠烦了,勉强同意。他出差的地方在非洲,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他心想这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再苦也要忍。
终于熬满了两年后,心想老婆孩子见到他都会很高兴。可是当他回来后,没想到由于两年不在家,虽然带回来一些钱,孩子却跟他生疏了,老婆也对他有很大的情绪,两人总是吵架。
他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在外面打拼,都是为了这个家,而为什么家人却不领情呢?
长期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人,心中充满怨气,也容易心灰意懒。时间久了,要么变得不再愿意付出,要么就变得不再相信爱情,感情也越来越冷漠。
有爱的能力的人,从来都不只是一味地付出。爱分三个层次
爱的第一个层次:满足自己的需求。
有对方就开心,没有对方就痛苦,这说明你需要对方才能开心快乐起来,可以说明对方是可以满足你需要的人,不能证明你是爱对方的,因为爱不仅仅是需要这么简单。
这本质上是爱自己,是自己对对方的需求,是希望跟对方在一起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让自己更开心快乐一些。当然,对对方的需要也是我们跟对方在一起的原因之一,但不能简单地把这等同于爱对方,因为爱对方一定还包含着为对方着想的部分。
爱的第二个层次:“自以为是”地付出。
做的都是自己认为好的事情,不是从对方需要的角度出发的,所以,对方很难收到。这样的人到头来通常会得出一个结论:说对方不懂得感恩。
父母经常说一句话:“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你好!”
很多做父母的,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在爱自己的孩子,只管自己认为正确,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在学业上,在工作上,甚至在情感问题上,都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做,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意愿。看起来是爱,本质上是以爱的名义在控制孩子。
其实,这还不是爱对方,这是爱上了“付出”这个行为本身,只关注自己有没有付出,却没有关注对方是否喜欢。
爱的第三个层次:满足对方的需求。
为对方做的事情,都是以对方的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是自己的“自以为是”。
这样的爱是满足对方的需求,是用心去体察对方需要什么,有什么需求,然后去满足他,也许并不需要非常昂贵,却能深深地打动对方,让对方感觉到深深的爱意。
经常体察对方需要什么并满足对方吧,同时也不要忘了,经常告诉对方,你希望什么、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也为对方如何爱你指明方向。
一直以为,爱一个人就是看见时开心,看不见时想念,俗称“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
一直以为,用自己的方式去对对方,就是爱的表现,明明自己做那么多,却只是在感动满足自己而已
有个小故事,你想要的是苹果,我却费尽心思拉了一车梨送给你,我觉得自己很辛苦,为你做那么多,可你并不感动。
因为你就想吃苹果,可是我不懂,我还责怪你没良心,不理解我,其实,我何尝理解过你呢?
愿我们能在满足彼此的需求下相处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