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围绕着“怎样才能把课上的有趣呢?”来谈的。所谓课上的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追求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否则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我们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兴趣的源泉有两点:第一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和线索,因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才能再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抓住这个结合点呢?我觉得这个结合点可以是实物或者一些教具,由对实物的喜欢转到对知识的喜好,也可以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可以是简笔画或者游戏,课外的活动等,但是这只是为知识服务,是一个引子或媒介,所以不能把课堂上成表演课或游戏课。让新知识和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难度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自然比完全听不懂要强。抓住一个不失趣的点,激发更大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探索成为一个发现者。当他们切身体会知识转化为力量时,会激发更大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则完全是自发的,愉悦的。除此外,通过已有知识打开一个未知的,却充满吸引力的,奇妙无比的世界!当然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要费思量,我们一定要结合文本结合学生,灵活选择所需要的抓手。
第二点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比如对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精炼,具有梯度性,要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引发思考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只有这样才会形成真正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求知动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个学生广泛的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的体系中去。所以兴趣的培养还在于广泛的阅读。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要把自己当做孩子一样去体会学生的成长,真正的关心他们,和他们一起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