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老头》读后感

《高老头》读后感

作者: 小白记录本 | 来源:发表于2022-10-08 20:34 被阅读0次

“你越是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骑,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高老头》

这本书是巴扎克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之一,描写了19世纪法国上流社会的混乱,揭示了唯金钱主义至上的丑陋人性。

高里奥是一个面粉商人,对面粉行业非常精通,赚了一大笔钱。不料中年丧妻,他异常疼爱两个女儿。花大价钱给他们请家庭教师,女儿们所有想要的东西他都能满足,女儿结婚时,他支持女儿混迹于上流社会,给了两个女儿不菲的陪嫁费。两个女儿榨干了他所有的钱,她们住在宫殿一样的富人区,而可怜的高老头住在伏盖太太破旧的公寓里。高老头没有一点钱了,女儿们也不再来看他,直到他得病临死时想见两个女儿一面也没有见着。

高老头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虽然年轻的时候赚了不少钱,一辈子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都给了女儿,到最后落得个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如果单单是这些,我们可以把它看作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女儿深切的爱,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这不就是父爱吗?但如果只是父亲对女儿有这样的爱,女儿对父亲不知道感恩,没有付出同等的爱,这就是一个父亲的悲剧吧!“孩子是父亲的作品。”

高老头是一个成功的面包商人,在这个行业里边没有人能比得过他。但是跨出这个行业的大门站在外面,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教育孩子方面,它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彻头彻尾给自己导演悲剧的那个人。他对孩子纯粹是“溺爱”,毫无边界的爱。为了给女儿筹到钱,他愿意去偷、抢,只要女儿能活得开心。大女儿参加舞会做一条裙子需要1000法郎,找高老头要钱,高老头每月只有40法郎的生活费,他说自己可以只吃面包,也要千方百计的给女儿凑够1000法郎。孩子只会从父亲那儿拿走。当高老头被榨干了所有的东西,那女婿不允许他再进家门,女儿也不来看他,装作不认识他。造成这样的现象,看起来是他们女儿的不对,是这个社会唯金钱至上造成的,这何尝不是高老头自己造成的呢?这样的父亲培养出出这样的孩子也是必然的。

小数的另一条线索是以年轻人欧里纳一心想步入上流社会的种种行为叙述的。欧里纳为了得到上流社会贵族女人的青睐,攀附上远房的亲戚表姐,通过她引荐认识贵族女人。为了虚荣,写信向乡下的母亲和姐妹们借钱装扮自己的行头。幸运的是他并没有完全磨灭自己的良心和正义,是他安葬了高老头。小说里大部分篇幅是对社会丑恶面的揭露,但是也有一丝丝温情善良正义感。这就是巴扎克的人间喜剧,经典永远值得回味!

相关文章

  • 时代下的荒谬父爱——《高老头》读后感

    时代下的荒谬父爱——《高老头》读后感 大多数人看完这本世界名著,尤其是贫困潦倒的高老头在去世前无人问津的惨状,爆发...

  • 《高老头》读后感

    在巴黎的一所公寓里,住着一个名叫高里奥的老头,他六年前住进了公寓,不知为什么,他由最好的房间换到了最低等的房间,人...

  • 《高老头》读后感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作为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长篇小说《高老头》,是作者决定把他的全部创作...

  • 《高老头》读后感

    这些天,我读了19世纪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所著的《高老头》,感触很大。这部伟大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

  • 高老头读后感

    “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能买到女儿。” 高老头临死前和拉斯蒂涅说的一句话道出社会的一切丑恶。有着迷人的外表有如何,只...

  • 高老头·读后感

    —一个人把情感统统拿了出来,就像把钱统统花光了一样得不到人家原谅。— 读过一行又一行的文字,仿佛是一道时间的裂缝,...

  • 《高老头》读后感

    今天重温了一次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感慨万千。 那个有钱的高老头,只是因为爱自己的女儿,把大部分的钱都给了两个...

  • 《高老头》读后感

    《高老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大概是背文学常识的时候知道这本书的,这次是第一次阅读。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 《高老头》读后感

    高老头早年是倒卖面粉起家的暴发户,早年丧妻,他对两个女儿百般溺爱,给她们过上不用付出,富足的生活。他发费了全部积蓄...

  • 《高老头》读后感

    今天刚看完了一本书,他的名字就叫作《高老头》。 《高老头》是法国著名大文豪巴尔扎克的一部作品,它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老头》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kn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