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选自鲁迅先生第二本小说集《彷徨》。
《彷徨》这篇文章是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三篇。
作者写在前面的话
因对鲁迅先生独特的敬佩之情,其实这敬佩之情从何而来我也是无从得知。只是每听人谈及鲁迅先生,就从内心深处涌出一股浓烈而深沉的难以名状的情感,说不清楚也讲不明白,就仿佛那情感一直深埋于内心之中,若不去触碰,自是相安无事,而一旦触碰,就如一堆干柴,只需一点火星儿,就会燃烧起来,成了熊熊大火,颇有燎原之势。
带着这样的情感,此前我是不会去读鲁迅先生的文章的,因觉自己看了也难以看懂,如今也是难以看懂,但多少会有些浅显的感受了。我便壮着胆子,开始读这本《彷徨》,每读一篇,每篇只读一遍,一篇文章读毕,我就会写一篇读书心得,也就是将自己读书时的一些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因时间长了便会淡忘了,及时记录下来,也许以后还会再看一看,想来会有些趣味。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一、幸福家庭是理想生活最终形态吗?
第三篇文章名为《幸福的家庭——拟许钦文》。
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模仿许钦文先生的笔法来写的。当时先生刚看过许钦文先生创作的《理想的伴侣》,于是就在脑海中形成这篇文章的脉络。整篇文章模拟许钦文先生的笔法来写的。先生自说,想来会觉幽默轻松一些,未曾想到结尾之处还是略显沉闷了。
而据许钦文先生说,他的讽刺笔法实际上是向鲁迅先生学来的,先生说“拟“,实则是过于谦逊,也是给青年作家打广告了。作为看客,对于当年之事,我是不清楚的,只能从记录的文字中了解一些罢了,对于这些也就不去做过多的探究了。
书谈起“幸福的家庭“,就想要给其一个定义,什么样的家庭生活可以称得上”幸福的家庭“?
一边阅读着先生的文字,一边在脑海中自己勾画描绘着。先生在文中刻画了一个主人公,以他的视角来描述和思考。先生没有给主人公一个名字,我们姑且称他为”A君“。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A君是一个以写文为生之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之人。从开篇可以看出来,他在思考真艺术和真艺术家,而自己又需要顾及眼前现实的生活,于是他想着需得赚几笔稿费来维持生活。想好了要投稿的月刊,对于写作题材和范围也有了大致的思考,就以当代青年人的爱情,婚姻与家庭来做题材,于是有些自暴自弃地写下了文章的题目《幸福的家庭》。
有了题目,A君就开始思考幸福家庭的含义,什么样的家庭算得上是幸福家庭,幸福家庭的男女主人公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状态?
A君是一个文人,接触过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也有一定的教育理念,对于当时较为流行和前卫的东西也是有所了解的。那个年代西方文化逐渐向东方渗透,从思想到教育、到文化、包括饮食文化、服装文化、生活习惯等。对于自己想要追求却又难以追求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是报以向往之情的,现实中追求不得,那便在小说的世界得以满足吧。
于是A君将男女主人公设置为西洋留学归来的学子,他们的生活很是讲究,A君绞尽脑汁地想着给他们安排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既安定舒适又充满情调。受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影响,最后A君选了这个幸福家庭的所在地,定为“A”。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个城市,但他想要体现的稳定因素和安定有格调的生活,一定是全部包括在内的。毕竟要表达幸福家庭的意义,让读者看到一个理想中的幸福家庭,就要将所有的硬件条件以及软件设置全部设为优等才可以,令人向往令人追逐才有意思。
其实无论是一百多年前,还是现在,人们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或生活,往往会觉之不够好,或者不够精致,或者不够品质,或者是其他原因,而这种“不知足”的心理也促使着人们一直在追求着更为理想的生活状态。
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理想生活有最终极的形态表达吗?
我的回答是,没有的。社会在不停地发展,时间地齿轮不停地旋转,人类本身就有着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人类体内的智慧是无有穷尽的。我们所说的达到理想生活状态,只能是说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只能是阶段性地实现着自己地计划与目标,可能目标完成后会歇一歇,但歇息过后,一定会继续出发,不会停滞不前的,如果停止下来人类文明就难以进步了。所以说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是没有尽头的,也不会有一个终极的形态表达,人类会不停地探索,不断地去创造更为理想地生活状态。人们也不会停住追求的脚步,会一直地走下去。
二、文化要融合而非吞噬
A君对于幸福家庭的定义,也是局限于当时现有思维的,他所设定的角色以及性格,以及生活状态,都是来源于他所接触到的社会形态所决定的。一百多年前,当时的社会正处于黎明前夕,人们对于西方文化以及西方文明的追求还是较为强烈的。
鲁迅先生创作的这篇小说,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是在暗讽当时年轻人之思想追求了。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可以学习,可以融合也可以追求。但一定要记住,在接受外来文化以及外来文明的同时,不要将自己原本有的文化以及文明丢弃了,要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是发源时间较为早的人类文明,我们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是绝不能全部舍弃的。外来文化可以与之融合,取长补短,以此来与世界文明接轨,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千万不要崇洋媚外,为了追求新的文化文明,反而将自己本有的东西丢掉了,那样就得不偿失了。时间的打磨与历史的沉淀,留下的是萃取的精华,能够流传下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历史经典,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他们也是承载着历史使命与责任的。我们在吸取新鲜文化的同时,定要警惕,不要被外来文化所吞噬,要让他们融入其中,以此来共同发展与进步。
三、理想如何照进现实
这就说远了,话说回来。A君给男女主人公最终设定的是大学毕业,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等人才。此时已经不再局限于是否留学了,设定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充裕的,一日三餐也都比较精致,对于主人公的饮食,A君也是绞尽脑汁,想了许多种类的菜品,都一一推翻,最后选定了一碗“龙虎斗”,以显示他们充裕的生活条件。
文中还介绍了两位主人公都是高等知识分子,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教育,对于平等自由是较为推崇的,都爱看《理想之良人》。据说这是连大学教授都推崇的书,定下了一人一本。
对于二人的衣着方面,男主人公始终穿着洋装,女主人公则留着当下时新的发型,穿着中国装(应是旗袍)。写到这里就插了一些A君的现实生活,两厢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A君的思路受到的干扰,却还是坚持着屏蔽掉干扰之声,继续埋头创作着。A君笔下两人的相处,是谦让而有礼的,他们会彼此表达爱意,用英文对话,那时候学习英文似也是一种潮流了。不过我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短短几句英文对话,我感觉有些别扭,可能会有些刻意了,并不是很自然的相处,更像是刻意营造出的一种幸福之感。
文中A君在构思小说的过程中,他沉浸在自己构建的理想世界,应是把自己想象成了小说中的人物。写文之人都知道,创作之时,将自己融入其中会更好地进行故事的讲述。而从文字之中多少会有些作者的影子存在的。文字表达的不只是一个故事,更多的是借由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了。
A君一次次地被自己的主妇从理想世界拉回了现实。理想中他创造的主妇是美丽而优雅的,具有知性之美和艺术之感的,而现实中自己的主妇却是皮肤黝黑,用两只凄凄惨的眼睛盯着他看。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日常琐碎,劈柴不够了要买劈柴,价格怎么算,五五二十五还是九九八十一,A君的头脑里充斥着这些现实生活中的琐碎之事,他想要将自己沉浸在故事之中,却着实难以做到了。
除了自己的主妇提出的琐碎之事,还有自家三岁的孩子在哭泣,他于是从书桌前站起,走到门前去抱了孩子哄着,主妇哭着打孩子,说着她也欺负自己的话,孩子打翻了煤油灯……家庭的琐事令主妇心中烦闷。孩子也来添乱则更令主妇内心不快,积压的情绪也一触而发。A君于这样的环境之中,着实也再难以下笔,他说马克思在儿女的哭声中还能写《资本论》,所以他是伟人。也反衬了A君所处之境况,却难以像伟人一般淡定自若了。他要哄着孩子,到底还是从理想的生活中回归了现实。
文中有一段描述了A君在想若是没有孩子,两个人干干净净,或是迟些要孩子,表达了一种思考,他在想是否没有了孩子,家庭就是一种幸福家庭了呢?作为看客的我,是不知道的。
四、A字型的白菜堆
生活的琐事在孩子的啼哭中告一段落,劈柴运送了来,还有摆成了A字形状的白菜,A君将自己写文的稿纸和演算的稿纸展开了,给孩子擦眼泪。生活还在继续,回归了现实生活的他,还要继续着现实的生活,继续着茶米油盐的琐碎,继续着写稿赚钱的日子。文中最后处有这样一段话,颇有意味,拿来分享:
书“他想要定一定神, 便又转过头,闭了眼睛,息了杂念,平心静气的坐着。他看见眼前浮出一朵扇圆的乌花,橙黄心,从左眼的左角漂到右,消失了;接着一朵明绿花,墨绿色的心;接着一座六株的白菜堆,屹然的向他叠成一个很大的A字。”
这段描写很有意趣,A君目送着孩子离开屋子,房间内只有自己,可以有这片刻的安静,他需要安静地去思考,也许是思考小说的构思,也许是思考所面临的生活,也许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这就不得而知了。眼前浮现的花儿,表达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一种美好的有希望的安定和谐而幸福的生活状态。而最后出现的白菜堆,则代表了现实的生活。
最后故事定格在这堆白菜上,戛然而止了,其意是在告诉我们,无论想要追求怎样的理想生活,都要脚踏实地,要面对当下的现实生活。因为生活总是现实的,而理想是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去走出来的,创造出来的,光凭想象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思想观念和理想目标是人类进步的基础,要树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目标,然后才能脚踏实地去创造,去实现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用力追求,最后达到自己所希望的理想生活状态。总之人生就是要脚踏实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的设想与理想都是空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一定要踏实稳重,稳中求胜,切忌急功近利,也不要在海市蜃楼之中难以自拔。
五、对于幸福家庭的探讨
读过此文,我也要回答一下开篇提出的问题“什么是幸福的家庭”。
文中作者所描述的幸福的家庭,对于现在来说已经较为普遍了,而且人们能够将中西文化结合,融会贯通,不会被外来文化吞噬,渐渐地也拥有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那我要说的幸福的家庭,其实就是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
读过此文会发现,鲁迅先生写的幸福的家庭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支上的,他构造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和人生伴侣,表达一种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其实内中也有暗讽,说的是盲目的追求,青年人反而缺乏了正确的思想价值人生观,则流于表面追求了。
我想说的是,所谓幸福的家庭,不在于物质经济基础有多么牢固,也不在于家庭条件有多么殷实,更不在于身处何地。是北上广深,还是塞北江南,是东北还是西北,是华北还是中原,都不在于地域,也不在于是否有孩子。其实幸福在于,两个人的三观是否相同,是否有共同的目标,是否能够携手并肩去承担起一个家的责任。
小家和大家都是家,而小家连接着大家,大家守护着小家。两个人不一定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和文学素养,也不一定有多么丰厚的家底和经济能力,和普通家庭一样,过着平淡而简单你的生活,有着茶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但也有柔语暖言的陪伴理解与关怀。
简单讲,幸福就在于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感受,内心平衡了,感觉到了幸福,那就是幸福,真正的爱不在于时间与地点。相爱有爱的两个人,粗茶淡饭也是幸福,若是没有爱,山珍海味也不觉幸福,就是如此。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些幸福只是流于表面的,而真正的幸福是来源于内心的满足,是彼此之间的理解支持与关怀,包容信任与陪伴。有些爱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它超越了时间的鸿沟,也超越了爱情亲情与友情,人心中有爱,走到哪里都能温暖身边之人,给人们带来温暖。
幸福的家庭,就是有爱的家庭,就是懂得互相理解支持包容,懂得彼此信任陪伴的家庭,有爱才有家,才会有幸福的家庭,有人才有家,有人才有爱。
幸福是彼此牵起紧握的那双手;是深情对望时的相顾无言,却粲然一笑;是包里那带着余温的便当;是深夜埋头苦读时披上的一件衣服……是无数的点滴汇聚成海。幸福是自然而随意的生活状态,不需刻意做什么,也无需刻意去表达什么,一切都是那般自然就好。幸福到底是什么,可能谁也说不明白,而真正幸福,也只有自己心里才能感知了。
后记:对于幸福的感知,因人而异了,希望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幸福,并且拥有幸福,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的家庭。
文:肃開
2022.1.3
(图文皆原创)
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