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问卷中,中高年级学生如此回答同一问题:
“在平时上课时,我更喜欢这种上课方式”中,67.43%的学生选择了“老师经常提出问题,学生互相讨论探究问题进行学习”,20.85%的中年级学生选择了“老师讲解、少量提问,学生听讲、记笔记。”而高年级超过八成的学生选择了“老师经常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探究问题进行学习”,说明大部分学生喜欢发现式学习方式,这是一种积极的现象。
对“学习古诗的方法”问题,41.04%的中年级学生选择了“不但理解意思,还会了解古诗背后蕴含的寓意和背景,能更好地了解作者意图”,34.2%的学生选择了“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大部分高年级学生选择理解意思并背诵,超出半球学生认为不但要理解含义,还要了解古诗背后蕴含的寓意和背景,这样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意图。这则说明五年级学生更加注重意义学习。
在关于讨论的问题上,42.35%的中年级学生选择了“有困难时会讨论”,39.09%的学生选择了“经常与其他同学讨论”。高年级43.84%的同学选择“会经常和同学讨论”。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中低年段相比,高年级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有所提升,学习习惯依然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尤其独立思考,按时复习的习惯,产生质的飞跃,学生也会选择更科学、适切的学习方式,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探究学习、意义学习的比重不断提升,大部分学生喜欢合作学习,但合作的方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优化。
关于学习方式,很多老师都在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学习。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不喜欢合作学习,这一方面是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动力不足,不愿意动脑思考,不愿意接受挑战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关。
高效课堂被很多人不接受,但我想只要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创新思维就是好的。三年带给学生很大的变化,有的学生以前上课打瞌睡,却因为要小组讨论、森森发言开始学习;有的学生不善言谈却能与其他同学辩论;有的同学马大哈却变得细致认真。而这些变化,都来自方法的指导、持久的引导,所以,要想让学生喜欢合作学习,首先得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我也能参与、我说的话大家愿意听、我是组内一份子、我们组的成功有我的功劳,只有真正需要才会喜欢。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孩子个体差异较大,如果一个组织不能带给他成长,久而久之他就没有兴趣了。也就是说,随着年级升高,孩子们应该被学习本身的成就感所吸引,而不是外在的形式或者没有实际意义的奖励。
结合实际,总结影响小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点: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任务的差异、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的评价机制、学习的外部环境。以上五个方面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学生的学习是多元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也是多元的。老师的教无止境既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探究,也包括对学习方法的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