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苏轼

作者: 魏培Wendyy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17:50 被阅读11次
    偶像苏轼

          找到一个优质偶像,就给自己的一生树立了一个优质标杆。苏轼,逆境中永远的榜样,个人成长最好的范本,他像一棵大树那样有力,远远的望着他,就足以得到最坚定的支撑。

          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时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而黄州惠州儋州是什么地方呢,实际上是苏轼三次被贬官的地方,穷乡僻壤的地方,人生中最艰苦的地方,而苏轼最终把它当作人生的功业。而这一路苏轼的心态有什么转换呢?他一直什么都不怕吗?他的豁达与洒脱是与生俱来的吗?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与胸怀都是苦难一点点撑大的。

        《定风波》大家太熟悉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他被贬黄州三年时做的,他怕吗?其实他是怕的。因为他怕所以他告诫自己不要怕。(就像我们常说的“生活中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高晓松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因为眼前有很多的苟且),这是在黄州时的成长。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是苏轼在被贬岭南惠州作的一首诗,这时他的心境已经是“不辞”了,就是这儿有好吃的荔枝,“我”愿意呆在这儿不走了,“我”愿意去寻找这个地方属于自己的美与独特。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1100年的秋天,苏轼来到了儋州。那时的儋州荒无人烟,不像现在的海南旅游胜地啊,那时候的孤寂可想而知。但是苏轼说“我”本来就是属于这里的人啊,怎么会在西蜀生活那么久呢。他已经完全的解放了自己,其实不只是在海南他会有这种感受,他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这种感受,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属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由“谁怕”到“不辞”到“此心安处是吾乡”,走在更远的穷乡僻壤,走在更坚定的内心深处。每一次的苦难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的成长都更加自由的做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偶像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wk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