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民俗乡土故事
记忆与现实--春日之末

记忆与现实--春日之末

作者: 湖西忆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9-02 23:03 被阅读0次

记忆与现实--春日之末

文/朱秋霞

春天从立春开始至立夏结束,经过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节气,在农村真正感觉春天到了是清明之后。清明时节,柳树和杨树最先绿了枝头,房前屋后的榆树和杨树上,喜鹊、画眉、鸪鸪、麻雀叫个不停,好一派“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草在村庄的沟边地头、小路、无人居住的院落里开着洁白的和金黄的小花,悄无声息密集地生长。岁月易逝,村庄易老,新油路代替了土路,过去时常走人的土路荒废了,渐渐长满了野草。被人遗弃的院子,破败的院墙内是一地绿莹莹的野草。野草从田间挪到村庄,大概是农村发展中的必然吧!春日草木生发之时,农村的大多数有生力量都已进城谋生,人口稀少,老人和孩子活动面比较小,空地上的野草才得以蓬勃生长,过去这可是牛羊们鲜嫩可口的美味!

田地打了除草剂,不用再锄草,暂时没有什么活可干,农民在悠闲悠哉中渡过日子,老农时常背着手到自家田地里走一圈,看着绿油油的庄稼苗,满意地蹲在地头抽一根烟。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到了,“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该忙活起来了,节气不等人!有经验的老农都懂得抢农时播种,无论种瓜还是种豆,晚一天下种长势就不一样。种子几天发芽了,嫩绿嫩绿的小苗在农民的心中如婴孩般令人喜爱,这是一年的希望。夏苗开始生长,春花春草就要退场,树上张开的绿叶掩盖了最后一抹残红,残花败柳春将去,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末,槐花盛开了,开满洁白的槐花的树远看如同村庄里的一个个大花团,散发着清香,蜜蜂在槐花丛中飞来飞去,生趣盈然。整个春天,农村的野花和枣花、梧桐花、楝树花都在蜜蜂的忙碌下由盛开到败落,这“嗡嗡嗡”声是农村不能缺少的琴弦。人们用镰竿勾下几枝槐花,摘了洗洗,拌了白面做成饼或在笼屉上蒸熟,吃一顿槐花午饭。那时候,母亲在低矮的灶台前煎槐花饼,刚盛到盆里,我飞快地伸手捏了一块,带着热气就抬头扔进嘴里,丝丝哈哈吃进去,咸淡可口还带有槐花的香气,好吃!那时候,清苦的日子里到处充满着快乐!

春日少菜,傍晚,父亲亲自做手擀面,擀面杖在父亲手下滚动,面团被父亲有力的双手擀成薄薄的面片,用刀细细地切成长条,开水下锅,盛进碗里,上泼葱花鸡蛋汤,滴几滴香油,浇一点醋,就着大蒜瓣,一大碗劲道的面条呲溜呲溜进肚,吃出一身汗,直夸父亲的面条做得好吃,父亲靠在门旁蹲着抽烟,满脸带笑。和煦的春风吹进我家的院子,房后的杨树叶哗哗作响,此刻惬意至极,人生何所求?父母在则幸福在!

作者简介:朱秋霞,山东单县人,爱好写作多年,系列随笔《故乡记忆》、《岁月留痕》、《乡村故事》及中篇小说《打工者》等,风格以写实为主,记录过去,让微小人物在岁月流年里留下一点印迹,作为文字影像保存下来。

相关文章

  • 记忆与现实--春日之末

    记忆与现实--春日之末 文/朱秋霞 春天从立春开始至立夏结束,经过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节气,在农村真正感觉...

  • 西湖

    三月末,春日正好,午后与罗君同游西湖,黄昏时细雨忽来,烟雨迷蒙间走在断桥上,别有一番味道!故作诗以纪之。 芳菲三月...

  • 记忆与想象与现实

    本文系回复记忆观念与想象观念及对其补充。 短时记忆 简介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人类在生活中最常用到的记忆方式...

  • 玉渊潭记

    文/宫读 己亥丁卯之末,差暇驱玉渊潭,值樱花节,喜观盛况。时春日暄暄,长空一色。远望如云霞之落园,近...

  • 一人白首

    夏至未至 冬末未末 用生命 穿过轮回 时光颠倒 我在极南之北 光阴流逝 你在极北之南 地心的炎火 回忆反转现实的镜...

  • 七月之末

    七月之末 夏天开始 褪去炎热 朦胧的梦 如此现实 偶然遇见 亲爱的你 七月之末 爱的踪影 仍难寻觅 艰难逃避 谁知...

  • 【风轻云淡】沈园

    足音至沈园,又逢春日,天光明媚,草木葱茏,繁花似锦。 虽同是春日之景,与天一阁之庄严比,沈园更为凄婉。斜风...

  • 怀念

    过往的叙事,依旧会不断发生,有些记忆不曾被真正封存。会让我们不定时的回想起那时的美好记忆,与之现实之间相交融。 每...

  • 记忆与现实--回乡感悟

    阴历五月初,时在“芒种”。鲁西南平原上,布谷鸟在啼叫,农民忙着收麦种豆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土地和人,一切积...

  • 记忆与现实---秋天来了

    记忆与现实---秋天来了 文/朱秋霞 立秋之后的半个多月既是处暑,所谓“处暑”意思是出了暑天了,太阳不那么毒了,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与现实--春日之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xd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