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接打电话,右手回复和敲击着键盘写着东西,每天都是千头万绪,络绎不绝地事,出不得一点错,总是做的很好就会有人等着看笑话,我习惯了可还是不喜欢,但还是抱着一点点希望,“能不能帮忙领个文件?”多得是低头打游戏装没听见的人,重复了第五遍了。压抑的太久了,“如果忙的过来我自己就去了,我这儿还一堆活,去跑一圈子,我的事还是堆在哪里,加班时间只会更长。没人想天天加班,楼都空了,剩我一个人,我愿意吗?我有办法吗?”早已经完全不抱希望,哪会有体谅人的同事,这种事情必然的可遇而不可求。“我没有你这么高的学历,你干的活我干不了……”很久以来连送文件、接打电话、端茶倒水、打扫卫生也没人替换,真是不知道和学历有什么关系。一年有四季,时光匆匆过,最幸福的时刻是有计划的减少工作和繁琐,把不必要的人和事请出去,舒服多了。渐渐变得越来越一言不发,更不想与不感兴趣,毫无关联的人有半点交流。看来倒是清风明月和一二懂的人更有趣一些,浪费时间还是算了,虽然时间不一定用来做惊世骇俗的大事,但是当认识到不必要以后,还是清空更清省一些……又回想起大学那些社交的时日,为谁辛苦为谁忙,付出熬夜到理所应当,累到胃出血住院无人看顾,才真正清醒过来。本来就不该抱太多期望,知道大部分人根本毫无关联和挂碍就好了,在心里删除他们,便再也看不到……
以前很喜欢那些温和不刺激的大人,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那样的人。现在大概知道了,是因为暂时精疲力竭了。输入和输出不再成正比,他们只好处在低电量模式里。是消耗了很多之后,还想对这个世界、对周围人拿出一些热情,但是自身已经没办法燃烧了,是某种接近灰烬的余温。是这样的一种感情 。
我以为人生是选择题,其实是填空题。前段朋友的婚礼,嫁给一个和自己差距很大,却特别特别爱的人,同学们都没来,都说她傻不可能幸福,我略微有些担心和隐忧,但想想也是,得到自己最爱的人一定是幸福的,不幸属于我们这种又虚伪又敏感又患得患失的人,不断告诉自己要忍耐,要包容,要和和气气,忍无可忍,又会被人说你现在怎么变得这么消极,乱发脾气……
一位恩师,找了和自己家庭差距很大的男友,害怕自己年纪大了恨嫁,处处迁就,能忍的不能忍的全都忍了,但是丈夫是一个思想完全大男子主义的人,在他眼里她所有的牺牲都是应该的,因为你嫁给了我,所以你就要接受这一切,就好像一切冥冥之中就是欠他的一样。既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又要考虑父母的感受,还要想到丈夫的感受。她的生活就像一个深埋地下很久的地雷,彻底点燃了,所有人都无法从这场浩劫中脱身。
幸福的人大多是自私的,不因为别的,这就是他们想要的人生,要把对人生的把控权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勇敢在工作、家庭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一个人要面对所有的否定声音。
牺牲、迁就、忍让,这些如果真的都能换来所有人的幸福和美满,那么它是值得的。
可就怕,你牺牲了自己也拖累了所有人不幸福,你选择的,你既然容忍了开始你就要容忍到最后。
幸福这件事,就像一趟完整的火车,一节套一节,环环相扣,只要有一节车厢脱了节,它就开不动,所有人只可能受其累不可能因此得到成全。
在所有关系里,付出和得到像是一个天平,如果一个人不停地付出,一群人不停地接受,或者有一个人的付出微乎其微,那个付出很多的人极有可能会被辜负。因为这一切来得太容易,而没有过多地付出就换来了你付出的全部的人,可能很感谢也很感动,也可能不在乎。
这个道理就像是我们去买衣服,很可能两百块买的衣服穿一次就不喜欢了,丢到一边,但是两万块钱买的大衣肯定不会穿一次就不穿了,即使不喜欢了,也会想这是花了自己两万块钱买的大衣,即使不穿也会熨烫好挂到衣橱里,这就是差距。
只有在对方和你并肩在一起,你付出过的你牺牲过的,他都曾体会过,他才会知道你的牺牲有多么珍贵。
幸福不是靠牺牲换来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争取自己的人生。好的关系,你们是自然的,是不刻意的就能够接受彼此,谁也不会为了谁牺牲,并且在牺牲中迷失自己,而良好的关系不是由牺牲成全的,我们喜欢的应该是本来的你,绝非是牺牲后的你。“因为爱你们,所以我想自私一点,对自己好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