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平城到洛阳——法兴寺

从平城到洛阳——法兴寺

作者: 迦陵仙子 | 来源:发表于2023-12-22 21:54 被阅读0次

法兴寺所在的山名叫慈林山,这座寺院据说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凉神鼎元年(401年),初名慈林寺,唐咸亨四年(673年)高祖十三子郑惠王赐藏经三千卷,并建石舍利塔一座,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改名“广德寺”,唐大历八年(773年)又造燃灯石塔一座,宋元丰四年(1081年)重建十二圆觉菩萨殿,并更名为“法兴寺”,元、明、清又屡有修葺。寺院坐北向南,规模不大,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分列着舍利塔、燃灯塔、圆觉殿和后殿。

圆觉殿是我们重点参观的一座大殿。这是一座宋代建筑,殿内中间有马蹄形佛坛,上面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共7尊像。正中释迦牟尼佛庄严肃穆,两侧弟子阿难和迦叶各有特点,阿难俊美,迦叶老成而沧桑。

两侧墙壁边上还有台基,上面有彩塑12尊,其中左侧墙壁靠窗位置有一身倚座菩萨像,是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但与原作一般无二,被张老师称作“最美菩萨”。他告诉我们,2017年雕塑家尚晓风先生看到这尊菩萨像,用五个字概括其艺术特色:“威严、慈悲、美”。威严是一种气势,既然是神像,就要做出神的威严,神的气势。远观势,近察形。

进入大殿侧首向西,当目光落到菩萨像上时,瞬间便被震撼。挺拔而端正的坐姿显得庄重而严肃。饱满圆润、匀称健壮的身躯落座在方方正正的须弥座莲台之上,给人大气、沉稳之感。威严和慈悲本来是矛盾的,但对于宗教造像来说,没有威严就没有威慑力,没有慈悲就没有宗教的感召力。关于美,菩萨此刻正含着一丝唯美而温暖的微笑,两手上举肩齐,左手半托,右手翻转向前。虽然手臂显得有些笨拙,这是后人修复所致,但并不影响菩萨的美。经过张老师的一番讲解,我们一时茅塞顿开,感叹自己对雕塑审美能力的缺乏。

走出圆觉殿后,我们又仔细观看了殿前台阶下树立的一座燃灯塔,根据塔的须弥座束腰处的题记可知,此塔为唐大历八年(773年)所作。这座塔通体为青石雕刻,从下至上分别有:花瓣形基座、海棠式须弥座、莲瓣装饰的覆盆、八宝花装饰的相轮、莲花台、四门四窗空心灯室、八角攒尖顶、山花蕉叶塔刹等几部分组成。塔身上的浮雕精美,所涉及的图案内容也非常多,是研究唐代建筑、雕塑的珍品。

相关文章

  • 从平城到洛阳

    今天给你讲的这本书叫《从平城到洛阳》。这里出现了两个地名,“平城”位于今天山西大同一带,“洛阳”你很熟悉了,就是今...

  • 简述法兴寺彩塑

    长子法兴寺十二圆觉塑像:法兴寺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南十几公里的翠云山上,与附近紫云山的崇庆寺的彩塑作品...

  • 法兴寺随想

    法兴寺随想 2022年9月27日,应长子同学儿子大婚的邀请,我第三次来到长子,对这个千年...

  • 100年前的兴教寺, 玄奘舍利塔放光

    兴教寺是长安名寺,清代同治年间因兵灾毁坏,一蹶不振。 1922年,妙阔法师在西安宏法,探寻兴教寺旧址,集中各界力量...

  • 一眼千年的虔诚

    从郑州开车到洛阳,途径巩义。 北魏的石窟,始于山西大同龙岗,盛于洛阳龙门,寞于巩义石窟寺。 见证繁盛前,顺道去探一...

  • 课钟晚安

    岳麓山的半山腰有个古麓山寺,据说是和洛阳白马寺一样历史悠久。到洛阳的游客,鲜有不去白马寺的,可见其著名。麓山寺位置...

  • 人生需要磨砺,更需要蜕变!!!

    华丽蜕变 半生沉浮说磨砺 罪弱为尼感业寺 诛杀异己兴酷吏 洛阳神都武皇帝 ---问天

  • 洛阳- 献给总舵主的旅游建议

    南昌到洛阳大约900公里 恐龙骨漂流 伊河漂流 少林寺 香山寺 白马寺 龙门石窟

  • 洛阳行2009

    洛阳去过多次,出名的白马寺、少林寺、龙门石窟等都去过了,这次到洛阳想转转其它的古迹。先去城里的“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

  • 洛阳诗韵

    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洛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平城到洛阳——法兴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yq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