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宝儿在跟他的妈妈玩飞行棋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要用骰子骰到6才可开始飞行。
宝儿从一开始玩就处于紧张竞争的状态,情绪的好坏从脸上明显的表达出来。妈妈飞得快他不高兴,被打回起点不高兴,总之,整个游戏过程让他充满了沮丧感和挫败感。他输不起,一输就生气,一输就哭泣。
此刻晚餐的时间到啦,饭菜都已经上桌,我们所做的就是平和的喊他过来吃饭,他靠在沙发上自顾悲伤,不理会我们的呼唤。
于是我拿了他喜欢吃的小零食,走过去把他从沙发上引向餐桌。而当他看到妈妈和爷爷已经开始吃饭时,又开始大声哭泣,并蹲下来质问:“为什么不等我?”
此时,这种场景不适合讲道理,唯有共情他的情绪,把他带上餐椅完成吃饭,才是上策。
我用故事里的三个虚拟人物来参与到这场晚餐中,把他的注意力拉到故事中的人物与他晚餐互动的情景当中。
慢慢的,他进入了故事,愉快的完成了吃饭任务。
第二天中午,我跟他午睡时,开始对他输不起的事情加以引导。用绘本故事讲给他听,告诉他玩游戏不重结果,重要的是玩的过程中要开心快乐。如果你总想赢,输不起,那就没人跟你玩,那你就没有朋友。你想想看:你输了,说明还有人在跟你玩游戏,如果你输不起,索性就没人跟你玩了,你连游戏都玩不成了。
我慢条斯理慢慢地讲解给他听,他终于有点听明白了,此时的情绪也非常好。于是我们两个人在床上振臂高呼。我高声说:“我不怕输!”他高声答:“我输了不哭!”我举右臂,他也举右臂,我举左臂,他也举左臂,两人像个激进分子一样,情绪激昂,向着世界宣告。
到了晚上,他又提议下飞行棋,我们说:“我们不来,有人输不起,玩了又有什么意思?”他马上说:“我输了不哭”。在得到了他的承诺后,爷爷就陪他玩了。这一次呀,输了以后虽然心里很难过,却真的没有哭,进步很大,我们都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纯真,喜怒都写在脸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讨好右脑,再引导他使用左脑。接纳他的情绪,规范他的行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