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英国通史》上·下

《英国通史》上·下

作者: 精读猫 | 来源:发表于2020-06-04 05:35 被阅读0次

文/精读猫

前面讲过,

13世纪初,英格兰丢失的诺曼底,不过他在欧洲大陆上还保有一块肥地。

法国西南部的加斯科尼。

英王对此十分重视,不敢轻易放弃,原因有两个。

首先有加斯科尼在手英王的统治范围就不局限于不列颠,甚至有可能收复诺曼底谋求在欧洲大陆上更大的利益。

其次,加斯科尼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英国的纺织品和谷物都要经由此地运往世界各地。

加斯科尼的工商业也非常繁荣,每年能为英王带来1.7万英镑的收入。

这对于征税权被议会卡住的英王来说可是一笔巨款。

而对法国来说又是另一回事了。

从13世纪起,法国的卡佩王朝开始统一法国,法兰西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了。这样英国控制的加斯科尼就被法国人视作统一的最大障碍。

双方冲突不断,终于在1328年踩到了雷。

这一年,法王查理四世逝世,没有留下男性子嗣。

法兰西贵族用力瓦卢瓦伯爵菲利普六世继位。

但英王爱德华三世表示异议。

他宣称自己是查理四世的外甥,拥有法国王室的血脉,比菲利普六世这个外人更有资格继承王位。

菲利普六世当然嗤之以鼻,于是在1337年,爱德华三世自封法兰西国王,并率军进攻法国,战争自此爆发。

两国打打谈谈,谈谈打打,从1337年一直打到1453年,持续了116年之久。

前期英国占上风,一度收复诺曼底,甚至占据了巴黎。

但法国逐渐反超,把英国人彻底赶了出去。

所以百年战争的直接后果,是英国自此退出欧洲大陆,成为标准的岛国。

从这个角度说,英国损失惨重。

可另一方面,

百年战争也激发起民族主义,使英国迈向民族国家。

这在宗教事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按照中世纪宗教制度。

天主教的神职人员都要由罗马教皇任命,并服从罗马教廷。

英国也不例外,

后来法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有一段时期教廷还搬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尼翁,好几任教皇都是法国人。

当时英法正打的不可开交,教皇自然倾向于法国。

这令英国人极为恼火。

1351年,爱德华三世宣布把外国教士驱逐出境。

今后只有英国教会有权任命神职人员。

亨利八世统治时期,英国教会彻底同罗马教廷翻脸。

导火索是,

亨利八世想离婚,可向皇不同意,于是他与另一名女子秘密结婚。

教皇闻讯,开除了亨利八世的叫急。

亨利八世一不做,二不休。于1536年推动议会通过反对教皇权力法废除了罗马教皇对英国宗教事务的干涉权。

1559年,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王促使议会通过至尊法和信仰化依法,宣布与英王为英国教会的至尊统治者。

此举标志着英国人在文化和精神领域彻底摆脱了外部势力,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我的讲述也将进入第三个时期。

伊丽莎白统治时期,

时间跨度44年,即从伊丽莎白1558年登基,直到她去世。

伊丽莎白被认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至今受英国人爱戴。

他执政期间,

英国在经济,对外扩张和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英国也成长为欧洲强国。

先说经济发展,

伊丽莎白即位前,英国发生了圈地运动。

起因是16世纪,羊毛和肉类价格不断上涨,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乡绅和贵族用各种手段取得农民的土地,将其变成大牧场,饲养利润更高的牛羊。

这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

著名思想家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称这种现象为羊吃人,予以强烈的谴责。

不过,

圈地运动,客观上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为了生存失地农民涌入纺织业,英国的纺织品出口翻了3倍。

伊丽莎白登基后采取重商主义政策。

一方面通过提高关税等手段阻止欧洲大陆的纺织品进入英国市场。

另一方面推出各种优惠措施,扶植本国纺织业。

加上技术进步,

英国纺织业的生产效率日益提高。

英国纺织品销售到欧洲各个国家,纺织业成为英国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

制糖业、玻璃业、煤炭业、冶金业也在快速发展。

据统计,

22%的英国贵族开设了炼铁工厂。

英国逐渐成为欧洲的制造业中心,这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对外扩张方面。

伊丽莎白主要做了两件事。

战胜西班牙和海外殖民。

这两件事是高度相关的。

英国怎么会同西班牙开战呢?

这又要从宗教改革说起了。

1568年,

伊丽莎白软禁了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以阻止他夺取英国王位的阴谋活动。

此举引起了教皇庇护五世的不满。

他开除了伊丽莎白的教籍,并号召天主教徒起来反对他。

伊丽莎白可不好惹。

1571年,他宣布英国放弃天主教改宗基督新教。

这进一步刺激了天主教徒的神经。

这里面就由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

菲利普二世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以铲除异教徒为己任。

对于英国的叛逆,他怒不可遏,发誓要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

此外,他也有着很现实的考虑。

15世纪末开始,西班牙在美洲取得大片殖民地。

美洲的黄金、蔗糖、棉花、香料源源不断的输入西班牙,使其成为欧洲最强国家。

伊丽莎白登基后,英国也开始向美洲殖民。

这就同西班牙发生了冲突。

正面硬扛,英国人没这实力,就当起海盗打劫西班牙商船。

这给西班牙造成了巨大损失。

菲利普二世早就心怀不满,想解决这个问题。

1587年,伊丽莎白除苏格兰的玛丽女王,菲利普二世趁机开战。

当时西班牙拥有冠绝欧洲的海上力量,无敌舰队,所以他信心满满。

但结果出人意料,在格拉沃利勒海战中,英国海军击败了无敌舰队。

随之而来的大西洋飓风摧毁了无敌舰队的主力舰船。

西班牙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此后,

英国主动出击,数次远征美洲,从西班牙人手里夺得了大片殖民地。

除了美洲,英国还将殖民活动扩展到了南亚。

1600年,伊丽莎白女王给东印度公司颁发了特许委任状,授予他垄断印度贸易的特权。

这开启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

印度逐渐发展成英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

经济蒸蒸日上,对外扩张成果丰硕,英国国力不断上升,英国首都伦敦人口逾1600年达到20万,成为欧洲第一大城市。

英国由此成为欧洲强国。

英国人的民族自信也空前高涨起来。

英国文化随之进入繁荣期。

代表人物就是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年出生于英伦小镇斯特拉福。

28岁闯伦敦,凭借卓越才华成为戏剧大师。

他的经典巨作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都作于伊丽莎白统治时期。

正因为有了莎士比亚,英国才能同法国、意大利比肩跻身文化大国之典。

不过历史并不是直线式发展的。

伊丽莎白再伟大,也不可能永远执政,她总有去世的那一天。

而他的继任者缺乏她那样的政治智慧,终于捅了大篓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下集再精读。


相关文章

  • 《英国通史》上·下

    文/精读猫 前面讲过, 13世纪初,英格兰丢失的诺曼底,不过他在欧洲大陆上还保有一块肥地。 法国西南部的加斯科尼。...

  • 《英国通史》下·上

    文/精读猫 大家好,精读猫继续为你精读《英国通史》。 上一集,我们讲了《英国通史》上半部分,今天我们讲下半部分。 ...

  • 英国通史下

    日不落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第四个时期:英国革命时期,时间从1603年到168...

  • 《英国通史》下·下

    文/精读猫 对英国来说,这件事还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英国和法国几乎同时进行海外殖民,双方的...

  • 《英国通史》上·上

    文/精读猫 大家好,精读猫今天为大家读的这本书叫《英国通史》。 由于这本书篇幅较长,精读猫将通过上下两集分解精讲,...

  • 《英国通史》下·中

    文/精读猫 但詹姆士有两大致命弱点。 第一, 他是天主教徒,而英国国教是新教,所以臣民对他的信任本身就比较脆弱。 ...

  • 《英国通史》上·中

    文/精读猫 英国历史的第一个时期就讲到这里,接下来进入第二个时期。 制度和疆域的奠定时期。 时间从13世纪初到17...

  • 什么叫专业?老司机推荐的设计师的专业书籍都在这

    1、《艺术通史》 作者:【英国】史蒂芬·法辛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艺术通史”市面上主要流行两个版本,还有一版...

  • 《唱片中的西方古典音乐史》0.2

    西方音乐通史著作概谈 所谓通史,即是从时间上连贯记述最早到现代的历史。对音乐通史的要求,首先叙述的内容广泛,重要的...

  • 荐书丨新民说·大英帝国套装(缔造大英帝国)-【享书社】

    ​ 新民说·大英帝国套装(缔造大英帝国+重铸大英帝国) 畅销八十年的英国通史!天才编辑珀金斯慧眼挖掘的作家、普利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英国通史》上·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ay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