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习惯说自己24岁,我是93年出生的,一个92年的同事也说自己24岁,年龄从来就并没有那么重要,我也懒得计较它究竟多少种算法。
每个人父母多多少少都会提到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说法,我眼里更多的是90后作家,90后原创歌手,民谣歌手,还有最近刚出的96年奥运季节军傅园慧。在我眼里他们出类拔萃,是榜样,不是老公老婆岳父闺女。
每次我妈要跟我说起别人家孩子的故事,我都会提前问一句然后跟我什么关系?然后我妈就,黑人问号脸,当然我也不会白着,我天生作对狂。
崇拜的人群里,年轻的作家多一点,卢思浩周鸿翔里泽林等等,他们的共同点是文章类型大部分是青春励志文学而且大部分作者来自ONE一个。而我,买了很多ONE一个的书,手机却从来不装那个软件。
有一次买了刘同的《向着光亮那方》看了几页之后我不由自主的在微信的一个群里发了一句
我发现刘同的书真的特么暖喔!结果我被回复:那证明你的有多冷。可后来我买了他们的书我却发现我看不下去了,我终于发现,鸡汤不能贪杯,鸡血倒是可以多干点。
孤独与年龄无关
可我眼里还是有年龄这回事
向往后起之秀
也崇拜经典
但绝对不是一夜爆红那种
有一次我朋友问我晚上有没有空问我要不要出去,我说我晚上要出去;结果那天晚上我就自己一个人戴着耳机出去溜了一圈回来,满世界在听英文歌我还在听安河桥~真是low到爆。幻想成为奶茶店里弹唱宋冬野的《董小姐》的杀马特,并且亲唱着,“所以那些可能都会是真的董小姐,谁会不厌其烦的安慰那无知的少年~”
那一次我问我朋友,我在其他城市的时候,晚上经常一个人出去散步一去就是很久;可是回到家却做不到了,她说可能是在 农村吧,出去也不知道去哪。后来我的确试过去跑步,看似遥远的距离也是一下子就一圈回来,走不完的大街原来也就那么长,我也不想再去绕一圈,不然跟跑道没什么区别,循环几次之后,乏味我也放弃了
大学的时候失恋找了班里的同学去教我打篮球,那时候每天晚上我两都带着球 来到篮球场
没打过篮球的我开始了和一个班级篮球队的斗牛模式。我坚持捡球一个月最终一场也没赢过你,那个人是达叔。后来我回家叫我堂弟去投篮,砸了几次板之后我以篮板太高为借口拒绝了这项运动。
也可能是陌生的城市陌生人比较多,但陌生并不代表不亲和。
孤独与城市无关
可是一出门脚都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迈
并不是不想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去吃火锅一个人去动手术
而是我忘记了去这些地方的路
到底要怎么走
那天我一个老同学问我是不是又老死不相往来了,问我是不是她没找我也不会找她?我回她,我还没死呀。她又问我怎么没给她的朋友圈点赞!问我怎么那么久没发朋友圈!我最近忙啥各种问问问!我点开朋友圈发现真的好像快一个月没发什么朋友圈了,当然我并没有禁用朋友圈。自从她去了深圳,自从她开始忙,就基本没联系了。
有些事情适合在忙的时候去经营,有些事情就算不忙也懒得做。
很多人自从没有了交集,我们不知道拿什么去慰藉过去。
新朋友不懂你的旧故事,老朋友不懂你的新生活。
孤独与距离无关
我在汕头
你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