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是我们对现实父母和理想父母的内化。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内容是我们对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2.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是父母“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的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做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看起来是无限制的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的给予自己。
3.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4.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助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便是真爱。当一个孩子明确的对你说“我来……”的时候,他的真实需要就是这种自主行动的愿望。我们常将“做什么”视为爱,但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父母要经常提醒自己,控制住自己干预孩子行为的冲动。要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受挫折的权利。
5.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若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总是“帮”孩子完成对他来说看似困难的事,这其实意味着,父母破坏了孩子的探索过程,破坏了孩子形成自我效能感的过程,最终在孩子脑中形成一个逻辑——他能否完成一件事取决于大人是否帮他。
6.那些永远能发现儿女的“成长问题”并为之深深焦虑的妈妈,其实置换了焦虑的内容。她们真正焦虑的,并不是儿女的成长,而是与儿女的分离。她们自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每时每刻关爱一个人的感觉,这种黏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孤独,也消除了我们生命中经常会遇到的无意义感,即空虚。
7.太好的“好孩子”,会有一种通病:缺乏激情。因为,他们努力学习也罢,努力工作也罢,都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为了满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这种刻意的努力,是一种强迫性的努力。父母要督促他们,他们也要经常督促自己,才能继续努力下去。但是,他们仿佛对努力来的结果,譬如好成绩等奖赏没有什么热情,他们的口头禅是“没所谓”,仿佛什么都可以失去,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们兴奋。
8.父母是孩子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造成的压力一点不比应试教育低。主要原因是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她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9.比起网络成瘾来,考试成瘾更加可怕,更需要警惕。网络成瘾的孩子,起码在心理机能上,基本是正常的。考试上瘾的孩子,他们的快乐其实掌握在别人手中。他们所追求的,不是知识带来的天然快乐,而是家长、老师等外人的奖励和认可,其趋利避害的心理机能受到了严重伤害。
10.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替孩子做选择。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无异于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