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可可英语上练习听力时看到了一篇采访:“母亲”这个词的意义
答案有很多,却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母亲的意义无法用言语表达。
答案很感动,背景音乐很催泪。听着这个采访我竟默默的哭了,因为我突然很想很想我的妈妈。
妈妈很瘦,不高,但我童年最深刻的印象都是在妈妈的怀抱里,小时候爸爸脾气不好,妈妈却从来没有发过火。上幼儿园了,上小学了,因为我家住的比较偏僻,爸爸妈妈要每天接送我上学,那时候坐在妈妈的自行车上最喜欢的就是两只手放在妈妈腿上,随着蹬车的节奏转着……后来我越长越大,妈妈载着我也越来越累,无论是大风还是暴雨,只要一放学走出校门,妈妈都在那里。小时候喜欢和妈妈一起睡觉,喜欢天冷的时候抱着妈妈,把手伸进妈妈的脖子里、衣服里,因为那里很暖和,喜欢仰着头问妈妈各种问题,喜欢让妈妈陪我背书,默写词语,喜欢把自己新画的画带给妈妈看,喜欢出门时紧紧拉着妈妈的手,喜欢把每天发生的时候告诉给妈妈听……
9岁那年的冬天,外公去世了,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看到妈妈哭,妈妈对我说,以后妈妈就没有爸爸了……
初中的时候是我最叛逆的时候,浑身好像带刺一样,把身边的人都刺得遍体鳞伤,尤其是妈妈。虚荣让我和妈妈吵架,早恋让我不在乎妈妈的感受,自尊让我离妈妈越来越远,我冲妈妈吼过,摔门而去过,向妈妈说过一个又一个谎,我庆幸有些事妈妈仍然不知道,不会再让她伤心。
高中开始住校了,第一次不在家里住,妈妈比我还紧张,帮我把一切东西收拾好,却总是觉得这个也不够那个也要带,在学校里帮我收拾好一切还要叮嘱好多,怕我一个人不懂得照顾自己。军训时发了高烧,一个人在学校挂水,挂完还要继续回去训练、上课,那时候不知道在哪里给妈妈打电话,自己什么也没说。刚进高中时,学习压力好大好大,成绩和以前相差太大,失去信心的我好几次因为打击受不了哭着去给妈妈打电话,第一次回家的时候,因为生病,学习落后,生活不适应在妈妈面前说着说着就哭了,那已经是好多年没有在妈妈面前哭过了,感觉在妈妈面前,再小的事情都那么委屈,怎么都忍不住。高中的主旋律就是学习,每次考试过后一出成绩就要下楼给妈妈打一个电话,考得好了,和妈妈一起开心,考差了,妈妈也不会骂我,只是鼓励我下次继续努力。
高二暑假因为生病住院,医院在外地,妈妈没有地方住又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医院,便一直在病房陪着我,在病床住了半个月,医院伙食不好,妈妈却每餐都要保证我的营养还要顾虑到我爱吃不爱吃,我永远记得我面前摆着馄饨妈妈啃着馒头,我吃着肉粥和馅饼妈妈只有一碗素粥的场景…
终于高考完了,我却没有按照妈妈的意愿留在省内,妈妈一直说,你从小就不会照顾自己,一个人出去那么远怎么办呀?我走的那天,妈妈不停地嘱咐着那些早已叮嘱过的话语……爸爸陪我去学校报道,我强迫不去想妈妈一个人在家里想着我,念着我。
如今已经上大学一年多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不再像以前一样,摔了一跤,感冒了,受委屈了,都告诉妈妈,因为距离那么远,我怎么可以再让妈妈替我担心,让她担忧却看不到我,我习惯了定时给妈妈打电话,固定的时间,固定的习惯。
妈妈知道我爱吃什么,妈妈知道我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妈妈知道我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剧,妈妈知道我所有的弱点……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她总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我所有的要求。
妈妈,我是不是从来没有对你说过,我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