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儿与母亲的合作
从降临人世开始,婴儿就希望与母亲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系,他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此为目标的。在最开始的时候,对于他来说,母亲是最重要的,他对她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感。这样的背景催生了他对合作的向往。婴儿最先接触到的就是母亲,除了自己之外,他最感兴趣的就是母亲。母亲像一座桥梁一样,在婴儿和社会生活之间产生连接作用。如果婴儿与母亲(或者与母亲所类似的角色)之间无法建立联系,那么,他就会走向灭亡。
二:孩子是很聪明的
我们可以通过他的各种行为来判断他的态度。让自己与孩子产生联系的机会是很多的,比如,抱着孩子到处走动,和他进行交流,喂他食物等。如果母亲对孩子不感兴趣,或者能力低下,她的动作就不会轻柔,孩子就会非常反感。假如她不知道怎样为孩子洗澡,孩子就会感觉非常难受,孩子非但不会与她亲密相处,反而会排斥她。她需要学会怎样让孩子安稳地睡着,她需要注意自己的举手投足,她还需要找到可以和孩子亲密独处的最佳方式。以至于要注意孩子房间的温度、营养、睡眠、整洁度等。
三:该放手时就放手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被束缚在母亲身边,当他进入一个没有母亲的情境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麻烦。比如,当他到公园或者学校与其他孩子玩耍时,与母亲建立联系依然是他的首要目标。无论是怎样的情境下,他都想和母亲在一起,他渴望母亲永远在他的身边关心他。他希望利用一切方法博取母亲的喜爱,他会永远展现出弱势的一面,向母亲撒娇、博取母亲的同情。或许,他会很轻易地流泪或生病,用来证明他很脆弱,是需要照顾的。此外,他可能经常生气,用顶撞母亲的方式来吸引母亲的注意。有很多问题少年都曾经被宠溺过,他们不希望被束缚,希望随时获得来自母亲的关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