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共计1600字,阅读时间预计5分钟。
每个人心里都有梦想,我也不例外。
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问大家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同学们有的说想当医生,有的说想当科学家,企业家,还有的想当明星。
而轮到我的时候,我却傻傻的说,长大以后想当一名老憨兵,在祖国的边疆站岗放哨。边疆那时候在我的印象里面就是特别艰苦的。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从那时起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军旅的种子。在大四即将毕业之际,想到了儿时的梦想,抱着为自己活一次的态度,选择了当兵这一条路。
我的新疆故事
大四和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人生也由此画上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云南,新疆,西安。
2011年12月吐鲁番,开始了我毕业以后的军旅生活。
军营里,一起参军小伙伴中,由于自己年龄大,有时候心里会很有落差。班长竟然比自己还小三岁,有时候真有点不能接受。
初来新疆,有很多的不适应,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外部环境的艰苦。
在吐鲁番的第一年,基本上是与外界绝缘,生活区域仅仅有一所小学校那么大。
每天的生活是规律和单一的,个人时间特别的少,基本都是群体活动,训练,生活,学习,每周的生活都是用课表排好了。也许周一的时候,大概就能知道自己周末在哪里,会在干什么事情。
有时零食对我们有天大的诱惑,因为零食是限时限量供应的,兵之初这方面管的更严一些。有时也许周日去一次商店,而买的零食可能周一就吃完了。
初之初最大的感受,一个人需要独立。自己洗衣服,有什么痛苦和挫折,自己一个人去承受。训练的艰苦,想家的心苦,未来的憧憬刻画成一副军旅浮世绘,让人爱恨交织。
慢慢的和以前的朋友联系的越来越疏远,有时候拿起电话来,都不知道打给谁。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成了朋友圈里面的点赞,但心却一直在一起。
大学时我学的是机械制造设计专业,到了单位这里才发现,什么专业都是一样,作为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的时候就奔赴去哪里,我们要作好一颗螺丝钉。
后来由于巧合,自己到了机关里面。经常接触和制作一些课件,加班成了常态。在单位这有个说法,1点钟睡觉是正常下班,2点钟睡觉是加班,3点钟睡觉第二天可以多睡半个小时。
新疆和内地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我们一般就得7点半起床。
有一次加班到一点半的时候,由于长期的加班大家都比较疲惫,而工作又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大家比较消沉。突然办公室的同事唱起了一首流行歌,声音中夹杂着宣泄与释放。
隔壁办公室同事听到了,也跟着附和起来,半夜的楼道回荡着鬼哭狼嚎的歌声。每个人心里是畅快的。日子在苦,生活也可以别样惬意。在最苦涩的岁月里,是音乐抚慰了我们的心灵。
在我印象深处,14年的春节是我军旅难忘的一天。
那天晚上9点多,在单位和几个战友吃完晚饭,自己默默的就来到了办公室,开始了加班。因为过几天上级就要过来检查,还有一个课件需要修改完善。
有时想想挺不公平,为什么非得是我来加班呢,过年了呀。但这个想法马上就被高标准工作所替代,任务就是命令,必须完成。
偌大的办公楼就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凌晨12点,想想怎么也得给伙伴们拜个年,好多朋友一年多都没怎么联系。
于是我拿起了手机,给远方的朋友和家人打电话。听着电话那边传来的鞭炮声和电视里春晚的声音,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拿起电话首先向他们拜年,随口的一句话,当时就把自己也感动了,你们在家里面好好过年,有我在边疆为你们坚守。
那一刻,军人荣誉感油然而生,泪水在眼里打转,那一刻我体会了职业的意义,重担在肩,使命光荣。
接下来的一年,我们去了康西瓦,新藏线的美丽和危险,让人流连忘返。
那时候自己做了一块展板,走别人不曾走过的路,看别人不曾看过的风景,它们成了自己高原的一个小注解。
而后自己到西安上两年军校。千想万想,也想不到自己还会来到新疆,那个想要离开却久久离不开的地方。
还是到了熟悉的单位,干起了以前熟悉的工作,内心更多了一份坦然。
自己写的一篇小诗
清晨,迎着朝阳的和熙
向远方启程
昨日的苦难与辉煌都已过去
留下的是今日希望的路
终点在不远的地方挥手
只是让晨雾遮住了方向
远行的人 大胆向前
终有鲜花与掌声在终点
不用担心前方的荆棘与坎坷
因为它们是你成长的砝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