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的太多……
1,三联周刊是个好刊物,我最喜欢的,没有之一。从十八年前,每周五中午省下饭钱去学校对面书店买三联,吃精神食粮吃到打嗝,到三年前成为中读会员,影响娃也成为粉丝,三联对我影响非常深远,虽然三中校报并没有办出“深刻”的水准,如今的提案也写得一般般,但我始终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始终相信并追求真理,公平,正义,始终对人生和社会抱有温柔愿望,这是我感觉幸福和平静的根源,也是我为社会不公持续斗争的动力。
2,急救不只是医疗问题,也不只是道德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治理,需要法治兜底,民法典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最好的时代,法治社会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参与,只有人人懂法,尊法,用法,护法,才能让法治富有生命力。然后也需要道德要求,润色法律,引导我们做个好人。所有的冷漠,怕招惹麻烦,都是因为法治的保障没有深入人心,道德随着精致的利己主义泛滥而渐行渐远。“好人法”虽然只有一个法条,但是春天不会太远,让好人不再伤心,会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而不只是少数急救从业者的呼吁。
3,一款好产品,一定是触动人性的,但是利用的是人性的恶还是人性的善,决定这款产品能在什么阶段盈利,能走多远,能被利用还是被铭记甚至被后人致敬。最初通讯和互联网的出现也不是为了牟利,而是沟通的便利和孤独人类相互链接的欲望,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利益的奴隶,变成了偷税的工具,不得而知,但是初心永远闪耀,人性的光辉值得投入。
4,感谢腾讯,没有你们多年的参与和努力推动,国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台布局急救地图的文件。没有你们捐赠,北京学校的AED普及不会推进得如此之快。社会每一次进步,都需要公益先行,公益引领,公益和慈善不同,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以助人自助的方式,将善几何级放大。
5,推动急救科普,我是认真的,不止停留在调研码字的层面,也躬身入局,从学生成长为导师,急救从医院临床走进社区公众,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医学背景和社会服务类型工作结合,再合适不过,我呼吁我的同行们,同学们,所有的公卫人,社工人,志愿者,你们需要急救科普,我一定会责无旁贷,培训免费,学成出师希望你也愿意传播急救理念,负责任地持久地深入学习,反复训练技能,更欢迎能加入我们的“善救者”队伍,守护家人朋友,也守护希望和善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