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无须完美,但需诚实。

父母无须完美,但需诚实。

作者: 廖如意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20:12 被阅读22次

我的小时候是很压抑的,感觉整天各种不自由,别的小朋友可以去玩,我就得待在家里看店铺,或是做家务。不听话还会被打被骂,所以我总是渴望往外跑,记得以前大学填志愿,都填到了黑龙江去,就是想跑的远远的,离家远远的。

自己童年不快乐的人,要给孩子爱与自由确实不容易。我们也许知道心理学意义上完美的父母应该是怎样的,但就是做不到。那些已经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更会让父母感到焦虑、自责。父母不是神,无须完美,但可以保持自我觉察,做诚实的父母。

当孩子在夜里啼哭,我们束手无策,感到焦虑、愤怒的时候,可以自我觉察:“是我自己在婴儿期没有得到妈妈足够的爱,才会在面对孩子哭泣时焦虑、痛苦,不知所措。这不是孩子有问题,他不需要被训练、被控制,是我的内心需要被呵护。我需要先平静下来,抱持住孩子,他自然就会回归内在的节律。”

当我们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责骂他,甚至动手打了他时,可以诚实地对自己说:“这是我的内在创伤被启动了,因为内心痛苦而伤害孩子,这是我需要自我觉察和成长的地方,而不是孩子需要我纠正。”

当我们因为经济不宽裕,无法满足孩子的某些物质渴望时,可以诚实地对孩子说:“我看到了你的需要,它很好,只是爸爸妈妈暂时钱不够,无法买下它。”从小被及时回应的孩子,两岁左右已经非常好商量,无论是我的个案咨询还是一些父母的反馈,均证实了这一点。孩子的需要未被满足,也许会伤心,但不会固结成心理创伤。然而,有的父母不诚实面对自己,转而攻击孩子:“你的需要太过分,你不应该提出无理要求。”这种事情若经常发生,孩子就会深信自己的欲求是可耻的,自己的欲望应该压抑、隐藏,面对世界不敢直接发出自己的声音,总是缩手缩脚,严重的会成为“老好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似乎无欲无求,实则自我坍塌。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学习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相信我们可以的。

养孩子也是一个疗愈自己的过程。

我是书林萌主, 正在学习如何当一个好妈妈。

以上为阅读李雪《爱与自由》的读书笔记, 如果你也喜欢本书, 可以去买纸质书深入阅读哈, 如果你想与我交流, 欢迎添加shulinmengzhu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无须完美,但需诚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tq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