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都没有来简书写东西了,事实上,我也没写多少东西在简书上面。
初次来到简书只是想写些东西,后来慢慢的发现,我写的东西并不好,也就不再想写下去了。
许多次我想写,但每每写到半路就再也写不下去。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的东西又怎么会有人来看。也许会有人说,何必为了别人而写,做自己就好了。然而,如果我仅仅只是写给我自己看,那么我也许就发现不了这个平台了。而我想分享一些故事给大家看,不仅仅是独自一人而已。

上一篇文章中有写,我被室友孤立,感觉很孤独。但几个月下来,我有发现似乎是我错了,我错在太过自卑,认为自己被孤立。久而久之,便不再与室友们太多往来,常常一个人独自的自怨自艾。
细细想来,这一份感情,并不只有我一个人在付出。但因为一些错觉,我误会了室友,导致双方的不开心。而我的室友平白无故的承受了我错怪,内心很是过意不去。然后我翻了翻室友的朋友圈,发现她也在简书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我很仔细的一篇一篇看过去,发现她确实是有才,比我写的内容要丰富很多我不得不敬佩她。转而我又想到,之前的事我会不会是出于嫉妒心呢?
或许因为太过自卑,敏感到太过优秀的人一接近我就忍不住的嫉妒她呢?我觉得答案是嫉妒是有的,但是优秀的人少不了被嫉妒。我虽嫉妒,但却不眼红,她比我优秀那是她的努力。我本就是这样,不用与任何人比较,只是她是我想要活成的样子。
我成长到现在,二十年以来,过得太过压抑,而她很潇洒。
小时候,我要担心我回去我妈妈还在不在家里,考的不好会不会被打。大了一点之后,身边优秀的更多了,我害怕别人拿我与她们比较,她们是别人家的孩子,样样优秀,而我仍旧是一只丑小鸭。就连丑小鸭都有变天鹅的机会,而我永远都是最不好的一个。可我却不能疏远她们,我太过孤独,喜欢有人在身边陪着。总觉得有人在身边陪着,我不会感觉那么孤独,心情会好一点。

但,人一长大,就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信心
初初进高中,内向的人总是不受欢迎的,不太爱说话的我,经常被同学忽略不计。小组讨论没有我,聊天不带我。慢慢的我总是会去想是不是我太过封闭自我了。于是我想踏出这个笼子的时候。事实总是这么无奈,我被人说成向老师打小报告,可是,没有人相信我,都认为我就是那种人。所以我再次紧紧的包裹住自己,把自己伪装的很坚强。似乎这样就什么都无所谓了。
我总以为我会就这样一直下去,可是,后来我碰到了一群特别好的朋友。我们一起吃饭,聊天,玩游戏,学习,互相鼓励。我感觉我好像找到了知音,然后我不再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了,我觉得有她们在,我好像浑身都有力量了。然而,现实总没有这么完美,总在我觉得我再差一点点就会能踏出这个笼子的时候却又突然来戏弄我。
高三,再次分班,我和我的小伙伴分开。
人人都说距离产生美,但我却并不觉得。
很多人都是一样的,来到新的环境,会有新的朋友,偶尔会留恋一下以前的友谊和经历过的事情。但那有怎样呢?人都是向前看的,我没任何理由去阻止她们交其他的朋友,也不能这样,我只能站在旁边看着,看着她们一个又一个交了新朋友,然后我还要很高兴的去和她的新朋友打交道。
而我却依旧沉浸在以前的友谊中无法自拔。
我知道这很病态,有人知道后可能会说我很变态,我自己知道,所以我一直很小心的藏着,不让任何人发现。
高考后,我拒绝和她们联系,一个人独自的在家里窝了三个月。三个月后我去了大学,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
我去参加社团,去参加班干部竞选,去参加学生会。参加一切能够锻炼自己的地方。
进了大学以后才发现,一个人生活是我们的必修课。哪怕进去社会后仍旧学会一个人去生活。

今天,我看一篇文章,是说孤独在大学是一种常态。突然就觉得说的很对。
孤独是关上门,与灵魂为伴。
以前觉得孤独很可怕,总想着能够有人陪着我便是好的,后来想清楚以后发现,孤独不可怕,人心才可怕。
以前太过幼稚,有谁会一直陪自己到最后呢,朋友们总归要成家的,将来会有自己的家需要照顾。
可能还是很要好的朋友,偶尔约出来逛个街,喝个奶茶,一起出去旅个游。但是状态却再不复从前女孩时那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未来,我也会有我自己的家庭,我会照顾我的孩子和家庭,我的重心会放在家里,而不再是已成了家的朋友身上。
再出来聊天,我们会聊家庭,聊孩子,也会聊过去发生的事。回味以前
孤独是一个人的孤芳自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