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收获
1、一定要做有必要难度的事情。
我以前特别喜欢做简单的事情,对自己造不成太大的压力,很容易就完成了。导致我什么都会一点,却没有太精通的技能。在单位里,大多数同事都说,哇,你懂的好多啊。这些话语使自己陶醉在别人的赞誉中,迷失了方向,始终停留在了解的标准,未能延迟小我的满足感,推动自己脱离舒适区,我要打破了解一个技能——获得赞誉——小我满足——了解一个新的技能的负面循环,不要停留在术和器的层面,多学习一些道,提升认知,树立简单事情后期难,困难事情后期易的信念。
2、做一件事情思路很重要,找到与别人不同的差异点
一个人是否有思路,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高度。做一件事情前一定要形成思路,找到自己当前能做什么,持续积累。并要分析大众是如何做这件事情的,找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差异。可以用永澄老师的三个方法找到思路,一是找导师咨询;二是回答port模型问题;三是找相关干系人询问。
3、积累高价值高优势的事情
积累就要积累高价值的事情,积累一些底层规律的事情,如port模型,grow模型,黄金思维圈等等,寻找能让自己跃迁的高概率事件,积极主动,排除情绪、念头和言语的影响,用作品积累自己的价值,不断从价值现状往价值目标前行。
4、拥有好的方法论也需要勤奋
天上不会平白无故地掉馅饼,拥有超出时代的方法论,不勤奋地去践行,也没什么卵用,遇到困难,一定要拿出勇气,干丫的,用成果检验方法是否有效。不过,勤奋的前提,是找到事情的目的/意义,不要乱动,只有方向清晰,才能找到去往终点的合适路径。
三个感受
1、遵循自己的价值观,持续积累
现在对自己的价值观还不是很清晰,首先是要找到自己的价值观,按我自己原先粗略的测试看,认同、安全、成长是主要的价值观。其次根据价值观而努力,我现在最关注的就是成长,但对如何成长还不是很清楚,需要慢慢地去确认。
2、找到内在的驱动力很重要
内在驱动力才是促使自己前行的关键要素,对我来说,就是责任了,永澄老师曾说过,责任由身份、标准和行动构成,而我的身份是作为一个父亲,要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好表率,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自己就要以高标准来成长。
3、刻意练习是成长必备工具
作为六大元规范之一,刻意练习的重要性就不用再强调了,但是对我来说,刻意练习还没有真正的掌握,需要慢慢地磨练。
两个改变
1、认真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
自己现在的工作重复性很高,但并没有形成流程化,这是需要改变的地方,应该以更高的效率完成重复性工作,构建自己的系统。
2、一定要跨界学习
知识底层的规律都是相同的,要好好梳理永澄老师的各个模型,不断在实践中运用,提升自己的认知。
一个行动
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遇见事情,用port模型进行梳理,并用系统思维分析。同时从今天开始追赶永澄老师的步伐,参与观察永澄老师50天的实验中,以每天3篇文章的速度追赶,挑战一下自己。
小伙伴们,和永澄老师一起跃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