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古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甚至古代根本就没有儿童文学,“三字经”、“声律启蒙”之类的当然非常好,但那只是孩子的启蒙教材,算不得文学类。
我这样说,绝不是我自大,看不起如今的儿童文学作品。也不是我崇洋媚外,觉得国外的月亮都比中国圆。
我只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给孩子选择有声故事和图书的过程中渐渐发现这个问题的。
孩子最开始听的是故事,我在网上下载了很多,国内、国外的都有。
小孩子也有自己的辨别能力的,他听完了会告诉我,哪个好听,留下,哪个不好听,删掉。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发现他喜欢的大都是国外的,什么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七色花,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窗边的小豆豆,不一样的卡梅拉,捣蛋鬼日记,神奇校车等等。
这些故事他都听过好多次,其中尤其着迷“窗边的小豆豆”,“不一样的卡梅拉”,“捣蛋鬼日记”和“神奇校车”,每个故事都翻来覆去的听,即使在玩玩具的时候,也必定开着听。
到后来,他可以大段大段的把故事复述给我听,边说还边开心的哈哈大笑。
而中国的故事,他最喜欢的是小蝌蚪找妈妈,一遍遍地听。本来很爱看动画片西游记来着,后来看到有能听的故事,满怀期待地让我拷到故事机上,结果一遍还没听完,就不听了。
我震惊于他一个小孩子的审美能力,因为我发现他最爱听的故事,连我这个大人也觉得很有趣。
我想是因为这些故事都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充满了纯真和童趣。“不一样的卡梅拉”里,听到往海里尿尿那段,连我都忍不住跟着哈哈大笑。
后来开始给他买书,去图书馆借书,发现他喜欢的还是国外的。我也给他介绍一些国内的,读给他听,他一会就没兴趣了。我还特意买了几本国内的儿童图书,他一本听没完,就不再让我读了。
而“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第一次读到时,真没觉得有啥好,他却喜欢,经常自己拿出来读,觉得非常有趣,还经常学着问我,“知道我有多爱你吗?”,然后自己回答:“我对你的爱能绕地球一圈一圈。”
弄的我好感动,同时也发觉,那些作家真是好厉害,能那么理解孩子的心。
他喜欢的故事还有好多,夏洛的网,绿野仙踪,格列佛游记,草原上的小木屋,海蒂,小鹿斑比,长袜子皮皮,爱丽丝漫游仙境等等。
我真的希望中国也能有让孩子喜欢的书,我相信将来会有,因为我也注意到现在的儿童作品有增多的趋势,总会出现真懂孩子心的作家出现的。
就像小蝌蚪找妈妈,孩子听了故事,看到书还坚持让我买下来,然后一遍一遍的读。
网友评论